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年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__________ (又叫包产到户),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1986年,我国颁布了《 __________》,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有《__________》、《创业史》、《青春之歌》、《红旗谱》等。
4.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通过后,__________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六十九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二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华国锋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请回答:
(1)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6分)
(2)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2.阅读材料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大会?(2分)什么时间召开的?
(2)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C 7.A 8.B 9.A 10.B
二、填空题:
1.198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红岩
4.现代企业制度
三、材料分析题
1.(1)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使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