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实词理解。
1.通假字。
不亦颠乎(通“癫”,疯狂)
2.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棹,船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划船。)
3.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古义:经过。今义:阅读。)
(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一门学科。)
(3)如是再啮(古义:侵蚀,冲刷。今义:咬。)
(4)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山门圮于河(倒塌)
(2)曳铁钯(拖着)
(3)湮于沙上(埋没)
(4)转转不已(停止)
(5)据理臆断(主观地判断)
5.重点虚词理解。
(1)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寻了
十余里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2)如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按照。)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4)但知其一(只。)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
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荒唐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 __一起__
(2)盖石性坚重 __发语词,表原因__
(3)求之下流,固颠 __本来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__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转动,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了),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__ 3.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__
【甲】《河中石兽》(文略)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本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__
(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__努力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不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__
3.[甲]文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__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__
4.阅读[乙]文段,请说说“富者”为什么会有“惭色”。
__“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也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