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历史 >> 历史模拟题 >> 湖北历史模拟题 >> 文章内容
  

湖北中考历史专项训练试题(5)(附答案)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0月28日 ]

  一、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踏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謇 D.严复

  2.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 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3.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4.如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

  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

  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 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7.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环节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林则徐

  8. 与“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几个关键词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 邓世昌 B.詹天佑

  C.李鸿章 D.张謇

  9.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10.“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11.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 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报童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

  12.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13.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导致1914—1918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厂家数 622 689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1965 1795

  A.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外资企业大量投资

  D.中国民族工业排挤了列强在华企业

  14.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选择了实业。”此处省略的人物应是

  A. 严复   B. 李大钊

  C. 詹天佑   D. 张謇

  15.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