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共25分)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板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下面的词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
苛捐杂税 故弄悬虚 万簌俱寂 莫名奇妙
娇揉造作 喧宾夺主 辗转反侧 咬文嚼字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丹丹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两年,钱学森处于与世隔绝的境地。
在敌人的集中营里,共产党员林红饱受折磨,仍坚强不屈。
在铁的事实面前,罪犯无言以对。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3分)
天渐渐暗下来了,但狂风暴雨仍下个不停。
修改土地保护法提案。
能否抓好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这个城市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
默写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读了“长城”专题那一篇篇有关长城的文章后,你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4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与鉴赏。(共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诗人写此诗时68岁。两年前以“嘲弄风月”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山阴故居。
诗中前两句一“僵”一“孤”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______的处境;一个“思”字又集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从全诗看,作品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共38分)
阅读《背影》中的文段,回答9—12题。(13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3分)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表现了想要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心里感到踏实,满足。)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句表现了父子之间相互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10、作者运用哪些动词来描写父亲背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揣摩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是怎样的感受和心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不是从父亲的背影看,而是从父亲的正面看,请你想象并运用恰当的语词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最后一课》中的文段,回答13—15题。(1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文中画线处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难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16—19题。(15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6、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缚一人诣王( ) (2)曷为者( )
(3)酒酣( ) (4)生于淮北则为枳( )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晏子将使楚( ) (2)齐人固善盗乎?( )
坐盗( ) (4)圣人非所与熙也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谈谈你对晏子这个人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50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