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汽油去油污和用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废弃塑料可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向农田中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D.生活垃圾是无用的废物,无需分类收集
【解答】解:A、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汽油去油污和用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溶解原理、乳化作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普通废弃塑料不能自行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农田中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活垃圾中中有很多可回收利用的物品,需要分类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D.自来水生产中通入Cl2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解答】解: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正确;
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故正确;
C、过滤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错误.
D、自来水生产中通入Cl2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常用以净化水,故正确;
故选C.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解答】解:A、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
【解答】解:A、食用油不容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错;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溶解,故D错.
故选C.
5.关于食盐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B.食盐是溶剂,水是溶质
C.食盐水是溶剂,水是溶质 D.水是溶质,食盐水是溶液
【解答】解: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是固体食盐溶于水形成的,食盐是溶质,水是溶解,食盐水是溶液.
A、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是溶剂,食盐水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解答】解:A、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
B、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20℃时,在50g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则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因在20℃时,在50g的水中蔗糖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7.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A.NH4NO3 B.NaCl C.NaOH D.CaO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蔗糖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D.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解答】解: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形成的是悬浊液,故A错误.
B、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液会由于有溶质析出而变浑浊.故B不合题意;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正确.
故选D
10.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解答】解:A、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因为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只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有关,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溶质的量增加,但溶剂的量也增加,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变大还是变小,故B错误;
C、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C正确;
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不一定能形成溶液,如植物油难溶于水,分散到水里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解答】解: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即100g×20%+10g=30g硝酸钾,溶于水,形成100g+10g=110g溶液,即某温度下,30g硝酸钾溶于110g﹣30g=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
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某温度下,30g硝酸钾溶于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大于3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110×100%<30%,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但甲、乙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答】解: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①加入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加入氢氧化钙,①②均能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
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③升高温度的方法.
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有关溶液及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在T℃时,某物质A的溶液,若蒸发掉5克水时,析出A(不含结晶水)2克;若蒸发掉10克水时,析出A 5克.则T℃时,A的溶解度为40克
C.室温下,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10mL
D.蔗糖水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蔗糖溶于水后,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答】解:A、在温度不同时,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者减小,故A错误;
B、在T℃时析出晶体后才是饱和溶液,即第一次析出晶体后为饱和溶液,T℃时再蒸发掉10克水时,析出A5克,所以T℃时饱和溶液中,100g水中能够溶解50gA,所以T℃时,A的溶解度为50g,故B错误;
C、分子间存在间隔,室温下,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故C错误;
D、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而蔗糖溶于水后是以分子存在的,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蔗糖水溶液不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解答】解: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A错误;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B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且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溶质质量也会减少,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C错误;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会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后不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