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4)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5)偕数友 (6)余以为妙绝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C.荷花为雨所洗 乡为身死而不受
D.观荷于湖边亭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 B.香远益清 C.执经叩问 D.斗折蛇行
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4)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说”是古代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B.【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菊”喻指隐士,用“牡丹”喻指富贵者,用这两者衬托像莲一样身处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的君子。
C.【乙】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年少时与友人同游西湖,在大雨倾盆和雨过天晴时赏荷的见闻、感受,赞美了荷花的清新明丽。
D.【甲】文开头中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文末改为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突出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l.(1)多 (2)更加 (3)少,很少 (4)应该,应当 (5)一起,一同 (6)极(在翻译加点词“偕”时,不妨联想课内文言文《满井游记》中的“偕数友出东直”;理解加点词“绝”,可联系《口技》中“以为妙绝”。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2.D (D.都是介词,在。A.结构助词,不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表修饰的连词。C.介词,被;介词,为了)
3.C (C.没有词类活用,动词,请教;A.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B.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D.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4.B
5.(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一点也不受淤泥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玩弄它。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每当到了夏天,靠近湖水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记吃饭。(课内文言积累扎实,方能渐渐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如由“每至夏日”,联想到课内所学《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由“临湖赏荷”,想到《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由“便欣然忘食”,想到《五柳先生传》中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