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全国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中考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及答案:阳光之下泥土之上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9月13日 ]

  ⑴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如许多的事物只有置身于某种背景或者是某类空间的时候,才能显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泽。在潮湿而蓬松的土壤中居住着种子的信念,在黑暗中居住着爱情的誓言,在茂密的树梢后居住着鸟的翅膀,在木质或砖块结构的房间里居住着人的灵肉。

  ⑵对人类来说房间是最基本、最真实、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间形式。游牧民族喜欢自带帐篷,逐河而栖;产生猎手的民族喜欢用木质建构房屋;而汉族人则用锻烧的砖块造就空间,这是怎样的把泥土变成金子的过程啊!

  ⑶同样,我居住的房间是钢筋、混凝土之结构,环顾四壁,它使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平凡、清贫,还包括清澈与湿润,在瞌睡中启合的梦幻。于是,空气、阳光、花朵都被赋予一种内在的形式。

  ⑷房间不大,来回只有七步之遥,在泥土之上,又被压在阳光之下。在七楼,七楼从另一种角度说,又是高于现实置于梦幻下的一个层面。我在这十几平米的空间里认真地生活着,建立着自己内心的秩序,有时也怀想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另一空间。城市中总是充满着喧哗与躁动,但只要打开窗户,阳光与空气就横冲直入,而拉上窗帘,个人的梦想就已开始——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⑸随手关闭与启开的房门就像守侯幸福与拒绝灾难的过程,或者就如阿里巴巴一样也喊着“芝麻开门,芝麻开门”。一个坐在固定房间里的读书人并不因为贫困而丧失拥有精神的快乐。

  ⑹在阳光的照耀下,房间里的空气也似乎变得洁净如洗了,我注视着舞蹈的阳光和熠熠飞行的细碎事物。事物在既定的未被介入内心的真实状态下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场所。

  ⑺在房间的地面一角堆放着一名漂在城市里的打工者的书籍。窗前仅放着一张书桌。书桌已被肘部磨得有些发亮,亮得熟糯,有一种典雅的沉着。我知道由于人们对材料的偏好,使得树木远离了森林,利刃的铁器早就听命于人类,毫不吝啬地袭击了其根部。在房间里我还依稀地听见了铁器挥动的声响,一下一下地。

  ⑻树木变成材料后,占据着一方空间,空间也便显愈是狭窄。这总让我想起那些被无故侵占的土地,前者与后者一样反映了某种被践踏的命运。

  ⑼除了书籍和木头,我想不起还有什么事情能够令我如此地亲近。依靠它们,我深受保护。

  ⑽树木有一种既存的神性之光,它的伤口是它流泪的眼晴,当它彻底沉睡之后(也只能是沉睡),它依然沉浸在美丽与忧伤之中,如同音乐的倾诉与颤动。

  ⑾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生命的呼吸。夜深人寂之时,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的脸颊之上。(选自《散文》2004年第4期)

  1.仔细阅读第1段的画线句子,请你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①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丰富并深化了“生活之光泽”的内涵。②具体说明房间对人类的重要性。③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赞美房间作铺垫(或定下感情基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①要结合全文的主旨,禅师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在表达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②要分析句子本身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③要分析句子在表达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

  2.第4段中,作者说“黑暗是告慰的中心”。请联系“房间”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

  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因为房间既是自己生活和思考的地方,也是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其中还能使自己拥有精神上的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同时也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题目中明确要求“联系‘房间’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即鉴赏文中的主要意象——房间的形象意义。

  3.最后一段说“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些”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阳光、空气、书籍和木头。②使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平凡、清贫和梦幻。③拥有精神的快乐。(后两点答到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这些”所指代的内容,应在分析全文层次的基础上,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房间”的,抒发作者的感受的,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出各层的大意,即可的出答案。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赞美房间开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以房间“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脸颊之上”作结,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第2段作者运用诠释和对比的方法,抒发了“我”对房间的喜爱之情,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C.本文自始至终都围绕房间的功能和作用来写,笔之所至,情之所染,喜悦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忧愁。

  D.文章通过对“我”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形象地说明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含蓄地批评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

  E.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主要是便于和读者交流,也便于抒情以及客观叙述,很有说服力。

  答:D、E

  解析:本题考查对全文综合把握和鉴赏的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道题,必须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一确定。D项中“批评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属于无中生有;E项考查人称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考查了对全文的表达方式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应该是抒情和议论,所以也就无所谓“便于客观叙述”。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