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北京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中考二轮复习默写名著诗专项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4年11月4日 ]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4分)

  雁门太守行[来源:学+科+网Z+X+X+K]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5.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56.“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2分)

  [来源:Z#xx#k.Com]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共4分)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57.古人讲究炼字,请你分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2分)

  58.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2)

  59.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题。(5分)[来源:学*科*网]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 词的上半阙运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梅花生长的境况?(2分)

  【小题1】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3分)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0.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所描绘的雪景特色。(2分)

  甲: 乙:

  61.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62.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2分)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评卷人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6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小题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 。(3分)

  【小题1】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来源:学科网ZXXK]

  答: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