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考点总结:第七单元

   2017-05-25   【

  第七单元 伤寒

  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革兰阴性,有鞭毛,能活动。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体表(Vi)抗原。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伤寒杆菌的Vi抗原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

  2、病理: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特征性病变――伤寒细胞

  病变部位: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慢性带菌者常见的带菌部位:胆囊

  四、表现

  (一)临床分期

  潜伏期3-42天,平均12-14天

  1、初期(侵袭期):第1周,起病缓慢

  2、极期:2-3周。高热,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易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3、缓解期: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警惕肠穿孔肠出血

  4、恢复期:第5周以后。

  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第后第2-4周。

  (二)类型

  1、普通型

  2、轻型

  3、暴发型

  4、迁延型:病程5周以上。可伴有慢性血吸虫病

  5、逍遥型:起病轻,突然性肠出血或肠穿孔。

  6、顿挫型:起病急,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

  7、复发与再燃

  (三)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

  伤寒的第一次菌血症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五、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病原学: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受病程及合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小。

  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

  尿培养:第2周后阳性

  胆汁培养

  3、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病后第4周。

  六、诊断

  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2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细菌培养阳性。

  七、治疗

  抗菌 首选――氟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

  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

  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