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脏腑辨证
这是临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就是结合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从而确定病变的脏腑部位、性质等,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内伤杂病,亦为其他各科辨证的基础。以心为例,当我们见到心慌、胸闷气短、面色淡白,脉虚或结带,基本断定这是心的一组证侯,如果是心气虚,则还有神疲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如果是心阳虚,还有畏寒肢冷、舌淡胖等症状;心血虚则加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面色萎黄;但是脏腑辨证不是简单的叠加,要四诊和参,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脏腑辨证大致可以分为单独脏病,单独腑病,脏腑兼病。腑病中以胃为例,胃脘灼痛,消谷善饥(有强烈的饥饿感),返酸,口渴喜冷饮,或有口臭,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中医将这一组症状称为胃热证。脏腑兼病就是同是出现两个脏腑的不同症状,心慌,健忘,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既有心血虚的症状,又有脾气亏损的症状,这样同时并存的两脏证候称为心脾两虚证。这样脏腑辨证像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将各自独立的症状连接起来,利于临床治疗。
12.4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的认识基础上,并结合外感病的临床病变特点而总结出来的,为中医临床辨证之首创,为后世种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六经辨证,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不同证候,按疾病的不同性质分为三阳病证和三阴病证六个证型,实际上是以阴阳为纲,三阳指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指太阴病证、厥阴病证、少阴病证。通俗来讲,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盛的是三阳病证,反之,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外感风寒邪气,首先从皮毛和肌肤侵犯人体,沿着经络由表及里地传达至脏腑。发热、头痛、出汗、怕风、脉象浮缓,这就是太阳病证,《伤寒论》中最经典的方剂“桂枝汤”,也是初学者必备的方剂之一,是治疗太阳病证的有效办法。
以“太阳经病”为例,太阳主表,为诸经脉的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由小便排出。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太阳经证,是伤寒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发生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太阳,亦称“隆阳”,是阳气旺盛之经。太阳的防卫作用,主要靠命门之火温煦,以启动膀胱的气化。盖阳气循膀胱经脉达于肌表,敷布于全身。又太阳处于他经之外,故主表。脏腑之俞穴均位于足太阳经上,卫阳借助俞穴以统各经营卫的运行,故太阳可统摄营卫。由于太阳经气行于一身之外,犹如院落之篱笆,所以称太阳为六经之藩篱。“太阳”只是一个名称,太阳主表,肺亦主表,二者关系密切。太阳主表是因阳气敷布于外,而肺之所以主表,主要在于肺津滋养于皮毛。体表的阳气与津液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卫外的作用。太阳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邪自外入,一是病由内发,且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和转化。邪自外入者,多因卫阳不足,风寒等邪乘虚而入,太阳首当其冲,卫气奋起抗邪,卫邪相争于肌表,致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里出表。所谓由阴转阳,是指少阴病阳复太过,病转太阳之腑,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由里出表多指阳明兼太阳病证。太阳病以邪气实为主,故其性质按八纲归类属表证、实证、阳证
所以说,六经辨证是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 、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的一种辨证方法,并且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12.5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发展,也是外感热病常用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代表病证深浅的四个不同层次或阶段,用以说明某些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各阶段病例变化和疾病的变化规律。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道理。温病的发展,一般是按卫、气、营、血这四个阶段传变的。病在卫分或气分为病浅,病在营分或血分则为病深。那么什么是温热病呢,是中医术语之一,中医把感染性热性病统称为温热病。温热病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如常见的感冒、流感、麻疹,肺炎、流脑、乙脑、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许多传染病、流行病多属该病范畴,中医多按卫气营血来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下列证候: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体倦,咳嗽,鼻塞、无汗或汗少,口渴或不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此类证候属卫分证候,多见于感冒、流感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卫”主一身之表(体表的防卫力),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虽由于季节和气候的不同,卫分证候的表现可不一样,但都有其共同的主要证候,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的表证,都有发热恶寒、热重寒轻、苔白、口微渴或不渴、咳嗽,脉浮或濡数等证候。气分病的出现多晚于卫分证,高热、皮肤出血,出现与某个传染病相对应的特异性病变。营分病是温病时气分证继续发展的气候,这一期的变化更为严重,可能出现内脏出血,严重的精神症状。血分病是温热病的危重阶段,其病变的主要表现是不可逆的神志不清,心、肺、肝、肾等多种脏器的损害则更为严重,人体反应性和抵抗力明显减弱。
卫气营血本来是人体正常组织和功能的一部份,患温热病时,卫气营血可先后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故中医借用卫气营血来概括温热病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用以说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并为治疗提供依据。所以,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与此四者在生理上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它指的是温病由表及里、由轻至重的四个分期,也提示了人患疾病时,病理与生理的错综复杂关系,是现代病理生理学的雏型,也更与现代医学的分病期阶段的诊断法相类似。
12.6三焦辨证
提到三焦辨证,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清代医家吴鞠通。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自从《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以上焦病证为例。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卫功能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热邪壅肺证:指热邪壅滞于内,肺气闭郁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邪陷心包证:指温热痰浊病邪,内陷心包,蒙闭心窍,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而数。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12.7 经络辨证
名医刘渡舟对经络的看法是“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宝王刹就是佛庙,出现在毛端上,小中有大。为什么这样说呢?“经络之间互相联系,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连成一片,连成一体。手太阴下络大肠,就联系到大肠。总而言之,五脏六腑由经络来联系,这样,看来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机的客观实体,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老的一番话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划分病变所在的经络病位,源于《内经》,后世多有发挥。《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病证。奇经八脉病证,则以《素问·骨空论》、《难经·二十九难》及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论述甚详,至今仍为经络辨证的主要依据。经络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当人体患病时,经络又是病邪传递的途径。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反之,如果脏腑发生病变时,同样也循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等。这样,便可辨别病变所在的经络、脏腑。如肺脏病证,常在肺俞、
中府等穴位出现压痛感;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就是由于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的缘故。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中,更常运用经络辨证。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殖机能衰退等,均为临床所常用。带脉环绕腰腹,其病常见腰脊绕腹而痛、子宫脱垂、赤白带下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跷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殖机能衰退等,均为临床所常用。带脉环绕腰腹,其病常见腰脊绕腹而痛、子宫脱垂、赤白带下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跷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
奇经八脉病证与十二经脉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冲、任、督、带所见病证,与肝、脾、肾诸经尤为密切。其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说明冲任为病,与月经、胎妊相关。由于冲、任、督同起胞中,“一源而三歧”,它们均与生殖有关。因此,临床常用“调理冲任”以治月经病;用“温养任督”以治生殖机能衰退等。
无论是那种辨证方法,都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祖传家宝,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中府等穴位出现压痛感;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就是由于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的缘故。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中,更常运用经络辨证。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殖机能衰退等,均为临床所常用。带脉环绕腰腹,其病常见腰脊绕腹而痛、子宫脱垂、赤白带下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跷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殖机能衰退等,均为临床所常用。带脉环绕腰腹,其病常见腰脊绕腹而痛、子宫脱垂、赤白带下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跷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
奇经八脉病证与十二经脉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冲、任、督、带所见病证,与肝、脾、肾诸经尤为密切。其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说明冲任为病,与月经、胎妊相关。由于冲、任、督同起胞中,“一源而三歧”,它们均与生殖有关。因此,临床常用“调理冲任”以治月经病;用“温养任督”以治生殖机能衰退等。
无论是那种辨证方法,都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祖传家宝,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病人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医学教育网原创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例如,一个患者被诊断为感冒,作为中医大夫,仍不能确定治疗原则和处方。根据所感病邪和病人个体反应的不同,感冒一般分为两个证型,即风热犯卫和风寒束表。前者用辛凉解表法,后者用辛温解表法。
异病同治 :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则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例如,脱肛和子宫脱垂属于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的某一病理阶段均可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候,医学教,育网原创故又都可用补益中气的方药治疗。
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注重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