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络穴
1.十二原穴表
经脉(阴经) |
原穴 |
|
经脉(阳经) |
手太阴肺经 |
太渊 |
合谷 |
手阳明大肠经 |
手少阴心经 |
神门 |
腕骨 |
手太阳小肠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大陵 |
阳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太阴脾经 |
太白 |
冲阳 |
足阳明胃经 |
足少阴肾经 |
太溪 |
京骨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丘墟 |
足少阳胆经 |
2.十二原记忆口诀:
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腕原。
3、络穴
1.十五络穴表
手太阴肺经 |
列缺 |
手少阴心经 |
通里 |
手厥阴心包经 |
内关 |
手阳明大肠经 |
偏历 |
手太阳小肠经 |
支正 |
手少阳三焦经 |
外关 |
足太阴脾经 |
公孙 |
足少阴肾经 |
大钟 |
足厥阴肝经 |
蠡沟 |
足阳明胃经 |
丰隆 |
足太阳膀胱经 |
飞扬 |
足少阳胆经 |
光明 |
任脉 |
鸠尾 |
督脉 |
长强 |
脾之大络 |
大包 |
4.十五络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5.临床运用:
(1)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既可泻实,又可补虚,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多用于虚证,治疗范围很广泛,也可以协助诊断。
(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的病证;十二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故十二经络穴可以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证。如列缺既可治疗肺经病证,又可治疗大肠经病证。
(3)原络配穴法:就是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如肺经先病。取其经的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其经络穴偏历为客;反之,若大肠经先病,则取其经的原穴合谷为主,肺经后病即取其经的络穴列缺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