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病因
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所伤、劳逸损伤、痰饮、瘀血、结石,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
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而且,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致病。只有当气候变化发生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同时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种情况下的六气,称为“六淫”。
(二)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主要表现为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某种性质的转化等方面。如:
1.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2.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地区方域、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久居湿地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多燥热或火热为病等。
3.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亦可两种以上兼邪侵袭而致病。
4.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又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三)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3) 风性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四)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寒邪为病多发于冬季,亦可见于其他季节。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失于温煦,可见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则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心肾阳虚,则可见畏寒躇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 寒性凝滞: 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阴寒邪盛,阳气受损,温煦推动失职,则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而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
(3) 寒性收引: “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袭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五)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邪,是指在夏至之后,立秋以前,其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并兼有湿邪等特性的外邪。暑邪为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伤人,可见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 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袭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则可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扰动心神,则见心烦闷乱而不宁。汗出过多,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多伴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 暑多挟湿: 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故除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
(六)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邪,是指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的外邪。多发病于长夏季节。
(1)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沉,四肢酸懒沉重等症。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碍,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之“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即感受湿邪,可见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症。
(2)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失常,常可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湿留体内,常先困脾,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则可见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
(3) 湿性黏滞: 一是湿邪为病,其症多黏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腻而不通畅,二是湿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如水肿多以下肢明显;湿邪下注,则可致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
(七)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初秋多发为温燥;深秋则多发为凉燥。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外感燥邪,耗伤津液,可见日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
(2) 燥易伤肺: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津,影响宣肃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及喘息胸痛等症。
(八)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火热之邪,是指其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四季皆可发病。
(1)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阳邪伤人,多见阳热症状,如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等症。火热阳邪,与心相应,常可上炎而扰乱神明,可见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且火热病证,多表现于头面部位。
(2) 火易耗气伤津: 火热最易迫津外泄而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热致病,除有热象外,常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同时,阳热亢盛,实火为患,最能损伤人体正气,而使全身机能衰退。
(3) 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燔灼肝经,损耗阴液,致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热极生风,因而发作肝风内动。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窜,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4) 火易致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会聚于局部组织,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说:“痈疽原是火毒生”。如临床所见,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二、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入而致病,亦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疠气侵袭,可导致多种疫疠病证发生。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传染性强, 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气候因素: 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环境因素: 指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
预防措施不当: 未及时作好预防隔离,易使疫病发生或流行。
社会因素: 如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等,则疫病可不断发生或流行。
三、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其病由内生,且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称“内伤七情”。如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1.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称为“五志”。
2.脏腑气血变化,影响情志变化
如说: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三)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一是不同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影响:如 怒伤肝、喜伤心、思忧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二是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 如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三是情志所伤,影响脏腑关系,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肝胃不和等病证。心神受碍方可累及其他脏腑。常犯脾胃,可出现肝脾不调、
四是 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如郁怒伤肝,肝经气郁,可见两胁胀满,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可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癥瘕等病证。又如思虑劳神过度,则伤心脾,可导致气血两虚,而见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病证。此外,情志内伤,还可郁久化火,可导致阴虚火旺病证,或引发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 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见气逆上攻,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故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喜则气缓, 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方面。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则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等症:
悲则气消, 指过度悲忧,则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见气虚乏力病症。
恐则气下, 指恐惧过度,导致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可见二便失禁; 或恐惧不解而伤精,可见骨酸痿厥,遗精 等症状。
惊则气乱, 指突然受惊,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可见虑无所定,惊慌失措等病证。
思则气结, 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而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热则暗耗阴血,致使心神失养,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气郁阻滞,脾运失司,胃纳失职,则可见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此外,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引起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
3.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系指其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并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以及虽由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二是可能加重病情。如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四、饮食失宜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饮食失宜或不洁或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之因,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一)饮食不节
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气血不足,则抗病力降低,亦易继发它病。过饱,则摄食过量,脾胃运化无权,可导致宿食积滞,脾胃损伤,则可见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症。
(二)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可见腹痛,吐泻,以及痢疾等病证。或引发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可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入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之蛔厥证。
(三)饮食偏嗜
包括饮食偏寒偏热或五味有所偏嗜,可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病。
(1)饮食偏寒偏热:过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以致寒湿内生,可见腹痛,泄泻等症。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致胃肠积热,可见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生痔疮等病证。
(2)饮食五味偏嗜:人体精神气血皆由饮食五味所资生,且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饮食全面,营养互补,无所偏嗜,方能获取各种营养,保持机体功能正常。若长期嗜食某种食物,则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亦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如说: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3)食类偏嗜:指专食某种或某类食物,或厌恶不食某类食物,或膳食中缺乏某些物质,或过食肥甘厚味等,久之亦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五、劳逸失度
(一)过度劳累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三方面。
(1)劳力过度: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故有 “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之说。
(2)劳神过度:指思虑劳伤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见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失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房劳过度:肾藏精而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耗伤肾精,可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症。
(二)过度安逸
“久卧伤气”, 过度安逸,则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见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症,或继发它病。
六、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 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痰,又分有形与无形,有形之痰,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以及瘰疬、痰核等。无形之痰,则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不见形质的痰液,但可通过其所表现的症状而确定。
饮,则指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并因其不同的停留部位和不同症状而有不同名称。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二)痰饮的形成
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或七情内伤等,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则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障碍血行,引发多种病证。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可进一步影响肺、脾、活动,而使水液代谢障碍加重,导致水湿不运,或水液不布,或水液停蓄。
(3)易于蒙蔽心神: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失常,出现某些神志病证。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病邪,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于某些部位而引发多种病证。由于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易于兼邪致病,
故病证繁多、症状复杂,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说。
七、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瘀血的形成
多由于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即气虚或津亏致瘀)、血寒致瘀,以及血热致瘀等因素,因而导致瘀血停积。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主要表现一是易于阻滞气机,即“血瘀必气滞”。二是影响血脉循行。三是影响新血生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四是病位固定,病证繁多。且多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或有血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四)瘀血的病证特点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八、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结石较大者难以排出,故多留滞而致病。
(二)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因素有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以及体质差异等方面。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一是多发于肝、肾、胆、胃等脏腑。二是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三是易于阻滞气机,损伤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