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腹股沟区的解剖
腹股沟区是指前外下腹壁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上界是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水平线,内界是腹直肌外缘,下界是腹股沟韧带。临床上常以腹股沟韧带作为判断腹股沟疝和股疝的界线。
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
腹外疝的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
(二)病理解剖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临床类型
腹外疝有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等类型。其中嵌顿性、绞窄性疝一旦诊断,立即治疗。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鉴别
1.年龄:斜疝多见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老年人
2.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3.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4.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
5.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
6.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7.嵌顿机会: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多;直疝发生嵌顿的机会极少。
腹股沟斜疝西医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岁以内的婴儿因其腹肌可随身体发育逐渐强壮,疝有消失的可能,故暂不手术;老年体弱或因故不适于手术者可用疝带治疗。
(二)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效果确切。常用手术方式
1.疝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4.其他:利用腹腔镜等设备进行手术
腹股沟直疝西医治疗
早期可试用疝带治疗,但手术加强腹股沟三角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常用手术方法是在精索深面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合至耻骨梳韧带上。如疝囊颈偏小者,也可采取高位结扎;巨大的疝囊则需连续缝合,以关闭腹腔,然后决定是否应用人工材料进行修补。
股疝
临床表现
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一般约核桃大小,部分病人在久站或咳嗽时感到患处胀痛。
西医治疗
股疝不能自愈,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因此股疝确诊后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