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第十三单元 _第2页

考试网   2017-07-31   【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考点1★★ 病因

  腮腺炎病毒

  考点1★★★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3周。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通常先于一侧,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胀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张口、咀嚼困难。腮肿约3~5天达高峰,1周左右逐渐消退。腮腺管口可有红肿。

  考点2★★ 中医辨证论治

  1.常证

证型

治法

方药

温毒在表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柴胡葛根汤加减

热毒蕴结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普济消毒饮加减

  2.变证

证型

治法

方药

邪陷心肝

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清瘟败毒饮加减

毒窜睾腹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七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考点1★ 中医病因病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由于染有疫毒的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所致。本病的病变主要在肠腑,为邪毒滞于肠腑,凝滞津液、蒸腐气血所致。

  考点2★★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为数小时至1~2天。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高热可>40℃或更高,未腹泻前即出现严重的感染中毒表现,少数患儿体温不升,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3天后开始发展为中毒型。

  临床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四型:

  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

  2.脑型(脑循环障碍型) 以神志改变、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 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

  4.混合型 以上三型症状先后出现或同时存在。

  考点3★★★ 诊断要点

  3~5岁的健康儿童,夏秋季节突然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休克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可用肛拭子或灌肠取便,若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确定诊断。

  考点4★★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毒邪内闭

清肠解毒,泄热开窍

黄连解毒汤加味

内闭外脱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第八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考点1★★ 病因

  EB病毒

  考点1★★ 诊断要点

  1.当地有本病流行,并有与本病患者接触史。

  2.临床特点: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可伴其他各处淋巴结)肿大,但压痛轻微,部分病例可出现肝、脾肿大,少数病铹可出现黄疸、皮疹、肺炎、脑膜炎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在病初正常或偏低,继而轻度增多。淋巴缀胞自第3~4病日开始增多,10天后可达50%以上,其中异常淋巴;细胞占10%(或绝对值1000)以上。

  (2)抗EB病毒IgM抗体出现,并在病程中效价增离者,可确诊。

  细目九 手足口病

  考点1★★ 病因与发病机理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型)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考点2★★★ 诊断要点

  1.病前1~2周有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

  2.起病较急,常见手掌、足跖、口腔、臀部疱疹及发热等症,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3.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考点3★★★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邪犯肺脾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甘露消毒丹加减

湿热蒸盛

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清瘟败毒钦加减

12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