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体液与营养代谢
一、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
1、体液组成: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质
2、体液总量: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征的55%
3、体液分布:细胞内液――存在于骨髂肌中
细胞外液――血浆及组织间液
4、水代谢 24小时出入量为2000-2500
5、体液平衡的调节:
(1)渴感作用
(2)抗利尿 (ADH):提高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促Na+主动重吸收,促K和H的排泌,储钠排钾的作用。
(4)心房利钠多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
(5)利钠激素――使尿内水Na+排出增多,减少细胞外液量
(6)甲状旁腺素(PTH)――促远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排Na、K和和HCO3
二、水、电解质失衡
(一)缺水
1、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
(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
(2)表现:
轻度(2-4%):口渴,少尿
中度(5%):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
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
重度(6-7%):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
2、高渗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
(1)病因: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
(2)表现
轻度(2-4%):口渴
中度(4-6%):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治疗:
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
成人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
补液量=(血钠值-142)*体重*4(女性3,儿童5)
3、低渗性缺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1)病因:
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
大创面慢性渗液;
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2)表现
轻度(钠<135=: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
中度(钠<130=: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
重度(钠<120=: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伴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
(3)治疗:补钠量=(142-钠值)/17*体重*0.6(女性0.5)
(二)钾异常
1、低钾血症(<3.5mmol/l
表情淡漠、倦怠嗜睡或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
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重者室颤;
多饮多尿,膀胱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代谢性碱中毒;
心电图:T波低平、双相倒置,继之S-T段下降、Q-T新时期延长和U波出现。
2、高钾血症(>5.5)
轻度: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钾>7.0时出现软瘫,呼吸困难;
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基底变窄;钾>8.0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
血压波动,心率缓慢,心音遥远而弱,重者心跳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