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眩晕
【病因病机】
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等有关。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或急躁恼怒,肝阳暴亢,而致清窍被扰;恣食肥甘厚味,滞脾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素体薄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过度劳伤,肾精亏耗,脑髓不充,均可导致眩晕。总之,眩晕的发生不越清窍被扰、被蒙和失养三条。
【辨证】
主症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则昏眩欲仆。
兼见急躁易怒,口苦,耳鸣,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阳上亢;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中阻;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脉沉细,为肾精亏损;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脉细,为气血两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泄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加足少阳、督脉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以治本。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头针法 选顶中线,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