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的原则。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瘪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不了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广义的消毒包括消灭传播媒介即杀虫措施在内,狭义的消毒是指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而言。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这两个方面。
(一)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二)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1.主动免疫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通过主动进行疫(菌)苗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2.被动免疫:接受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常用于急需进行免疫预防的人群,注射一次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一般只能保持特异性免疫力一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