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
一、腹痛:约80%--90%有慢性腹痛:部位:多位于右下腹,少数脐周或全腹(牵涉痛);
性质:钝痛、隐痛或痉挛痛;
特点:餐后诱发或加重→便意→排便→缓解;
机制:胃-结肠反射:肠蠕动加快、肠痉挛 ;胃-回肠反射:回盲瓣松弛,致腹泻、便后缓解 , 并发肠梗阻时有绞疼、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及蠕动波;
二、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溃疡型主要表现。常伴腹疼。每日数次~十数次,糊状至水样,一般无脓血便,常在清晨排便,又称“鸡鸣泻”。如侵犯直肠或乙状结肠有里急后重;
1 、便秘:增生型为主;
2、腹泻、便秘交替:肠功能紊表现;
三、腹部肿块:发生率30%-60%,多见增生型肠结核。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变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也可出现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较深,相对固定,质中偏硬,表面不平,有压痛。也可合并肠梗阻。
四、全身症状及肠外结核表现:
1、结核毒血症:多见于溃疡型,午后低热(不规则发热, 弛张热或稽留热)、盗汗、乏力、消瘦、苍白、贫血,重者出现维生素缺乏、脂肪肝、营养不良性水肿。
2、增生型:一般无中毒症状及肠外结核、一般情况较好, 无发热或有时低热。
3、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 多见于溃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