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极生风证的临床表现:高热口渴,烦躁,谵语或神昏,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本证以高热、神昏、抽搐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该题针对“11脏腑辨证-肝与胆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气陷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故正确答案是B。
【该题针对“10气血津液辩证-气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是属于实证的表现,在此不是虚证的表现,符合题干要求,故此题选D。
【该题针对“8八纲辨证-虚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酮体气味),多为消渴病患者,属危重病症。
【该题针对“4闻诊-嗅气味”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谵语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多属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证,故《伤寒论》谓“实则谵语”。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该题针对“4闻诊-听声音”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之故。
【该题针对“2望诊-望排出物”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指重病神志不清,病人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为病重失神之象。
【该题针对“2望诊-望躯体四肢”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者,多因燥邪伤津。
【该题针对“5问诊-问饮食与口味”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肾阴虚证指肺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腰酸、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该题针对“11脏腑辨证-脏腑兼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重笃。
【该题针对“14三焦辨证-三焦病证的传变”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长脉常见于阳证、热证、实证,亦可见于平人。实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肠道湿热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以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该题针对“13卫气营血辨证-营分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剂是乌梅丸。
【该题针对“12六经辨证-厥阴病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少阳病本证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该题针对“12六经辨证-阳明病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肠道湿热证,因湿热内蕴,阻滞肠道所致,临床表现可见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该题针对“11脏腑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假神的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该题针对“2望诊-望神”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舌象的生理变异:正常舌象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各种生理性变异。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年龄因素的影响。
(2)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
(3)禀赋体质因素的影响。
(4)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该题针对“3望舌-正常舌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体瘦食多,属中焦有火;体瘦食少,属中气虚弱;体瘦颧红,皮肤干枯,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久病重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
【该题针对“2望诊-望形态”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除了D选项为中焦病证外,其余选项均为上焦病证。
【该题针对“14三焦辩证-上焦病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黄色主虚证、湿证。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该题针对“2望诊-望面色”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可见于小儿脐风。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多因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等。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虚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温病、伤寒欲作汗时,或疟疾发作时。
【该题针对“2望诊-望头面五官”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阳虚脱证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表现为辨证依据。
【该题针对“11脏腑辩证-心与小肠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不同和有关兼症,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
(3)发热轻而恶风自汗是伤风表证的特征。
【该题针对“5问诊-问寒热”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怒证临床表现为: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或腹胀、泄泻,甚至呕血、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A、B、C为喜证的表现,E为悲恐证的表现。
【该题针对“9病因辨证-情志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属里证。
【该题针对“8八纲辨证-表里”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若带下色白、质稠、状如凝乳,或呈豆腐渣状,气味酸臭,伴阴部瘙痒者,多属湿浊下注。
【该题针对“5问诊-问经带”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者:属亡阴证。
【该题针对“8八纲辨证-阴阳”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微热是指患者轻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38℃之间,或仅自觉发热者。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按病机有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气郁发热、瘀血发热和气阴两虚导致的小儿夏季发热。
【该题针对“10气血津液辩证-气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短缩舌
(1)表现特征:指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的表现。
(2)临床意义:短缩舌,多属危重证候的表现。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多属寒凝筋脉。
舌短缩,色淡白而胖嫩:多属气血俱虚。
舌短缩,体胖而苔滑腻:多属痰浊内蕴。
舌短缩,色红绛而干:多属热盛伤津。
【该题针对“3望舌-望舌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淡是指患者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气虚。
【该题针对“5问诊-问饮食与口味”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脉细无力等。
【该题针对“10气血津液辩证-血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饥不欲食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饥不欲食指患者虽然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进食不多的症状。
饥不欲食,兼见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是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
【该题针对“5问诊-问饮食与口味”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目眩是指患者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因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所致者,多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因气虚、血亏、阴精不足所致者,多属虚证。
【该题针对“5问诊-问耳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3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医生对通过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B、C、D、E均属八纲辨证范畴。
【该题针对“8八纲辨证-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3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饮邪停于心肺,阻遏心阳,阻滞气血运行,则见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为支饮。
【该题针对“10气血津液辨证-津液病辨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3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寒痰。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之故。
【该题针对“2望诊-望排出物”知识点进行考核】
3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虚:唇色淡白;热盛:唇色深红;热极:口唇赤肿而干;血瘀:口唇青紫;寒盛:口唇青黑。
【该题针对“2望诊-望头面五官”知识点进行考核】
3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止血很明显用的不是消法。
【该题针对“1总论-方剂与治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犀角地黄汤的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4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归四逆汤功用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该题针对“7温里剂-温经散寒”知识点进行考核】
4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该题针对“9补益剂-气血双补”知识点进行考核】
4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易黄汤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主治肾虚湿热带下。带下黏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
【该题针对“10固涩剂-固崩止带”知识点进行考核】
4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该题针对“18祛痰剂-化痰息风”知识点进行考核】
4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右归丸功用为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该题针对“9补益剂-补阳”知识点进行考核】
4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朱砂安神丸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该题针对“11安神剂-重镇安神”知识点进行考核】
4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苓甘五味姜辛汤功用为温肺化饮。
【该题针对“18祛痰剂-温化寒痰”知识点进行考核】
4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温脾汤主要的病机要点为脾阳不足,温化无能,冷积内阻,虚中夹实。主要功用是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秘。
【该题针对“3泻下剂-温下”知识点进行考核】
4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百合固金汤组成:熟地、生地、当归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百合。
生熟地共用的方剂为大秦艽汤、百合固金汤、当归六黄汤。
【该题针对“9补益剂-补阴”知识点进行考核】
4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该题针对“17祛湿剂-利水渗湿”知识点进行考核】
5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玉女煎组成: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方歌: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该题针对“5清热剂-清脏腑热”知识点进行考核】
5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桑菊饮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生甘草、苇根。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该题针对“2解表剂-辛凉解表”知识点进行考核】
5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该题针对“13理气剂-行气”知识点进行考核】
5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活络丹组成: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该题针对“15治风剂-疏散外风”知识点进行考核】
5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黄土汤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该题针对“14理血剂-止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5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四神丸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该题针对“10固涩剂-涩肠固脱”知识点进行考核】
5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协热下利。
【该题针对“8表里双解剂-解表清里”知识点进行考核】
5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吴茱萸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E选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主治,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胸部满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该题针对“7温里剂-温中祛寒”知识点进行考核】
5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六一散功用:清暑利湿。主治: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该题针对“6祛暑剂-祛暑利湿”知识点进行考核】
5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化汤组成: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干姜、炙甘草、黄酒、童便。
【该题针对“14理血剂-活血祛瘀”知识点进行考核】
6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真武汤配伍意义:方中附子温壮肾阳,使水有所主,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为君药。脾主制水,以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茯苓淡渗利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并助白术健脾,共为臣药。水溢肌肤,故佐以生姜温散,既助附子温阳,又合茯苓、白术宣散水湿;佐以芍药,一者利小便以行水,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治筋肉瞤动,四者防止温燥药物伤耗阴津。诸药配伍,以奏温阳利水之效。
【该题针对“17祛湿剂-温化寒湿”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