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标准预防”所针对的人体内某些物质而采取隔离预防措施,但不包括以下哪种物质( B )
A.血液
B.汗液
C.排泄物
D.分泌物
662.关于诊疗护理操作时戴手套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观点是( D )
A.插尿管导尿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须洗手
C.摘手套后须洗手
D.如果不是无菌操作,两个病人之间可不换手套,但应该对手套消毒
663.下列情况哪种情况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C )
A.昏迷
B.急性有机磷中毒
C.心脏搭桥手术
D.免疫抑制剂治疗中
664.预防用抗菌药物在以下哪种情况时可能有效( C )
A.预防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细菌感染
B.大量激素治疗者宜长期用抗菌药物预防
C.风湿热复发
D.恶性肿瘤晚期患者
665.以下哪种做法与卫生部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不相符( D )
A.第一次用药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B.手术持续时间>3h者,应常规在术中增加一次抗菌药物
C.手术中失血量>1500ml者,应常规在术中增加一次抗菌药物
D.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常规预防用抗菌药物24h~48h
666.当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后,临床医生应在多长时间内报告到医院感染管理科( C )
A.2h内
B.12h内
C.24h内
D.48h内
667.以下物品符合高度危险器材并且须达到灭菌水平的是( A )
A.胃镜活检钳
B.阴道窥器
C.支气管镜
D.以上都是
668.关于手上的细菌,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D )
A.手上的细菌分为常居菌和暂居菌
B.常居菌是能从皮肤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固有的细菌,不易被机械摩擦清除
C.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通过洗手容易去除
D.常居菌通过直接接触病人获得,是引起医院感染传播的常见因素
669.凡士林油纱条宜选用以下那种方法灭菌( B )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环氧乙烷灭菌
D.低温等离子灭菌
670.超声雾化吸入用水、口腔科使用的无菌生理盐水等,开瓶后有效期为( D )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671.预防院内感染肺炎,以下哪种措施未证明有显著效果( B )
A.昏迷者应防止误吸,每天多次作口腔护理,用0.2%的氯己定(洗必泰)口腔冲洗
B.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每天更换消毒
C.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约30度
D.鼓励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翻身、拍背
672.使用医疗废物利器盒的正确方法是( B )
A.为便于投放利器可先拿掉盒盖,待利器盛满再扣上盒盖
B.每次使用的利器都要单独从盒盖的开口中投入盒内
C.为便捷操作可将抽血针头先暂存到不锈钢罐内,最后集中倒入利器盒中
D.医疗废物利器盒在科室的储存时间应<24小时
673.误把医疗废物混入到生活垃圾时,应采取:( B )
A.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
B.都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C.将两者全部浸泡消毒,再按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置
D.以上做法都不违反原则
674.关于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概念是:( B )
A.接触血液、体液等物质时要戴手套
B.脱去手套后如果双手没有被直接污染不需洗手
C.如果接触了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立即洗手、手消毒
D.工作服、脸部有可能被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戴口罩、防护镜,穿隔离衣等
675.执行“标准预防”正确的理解是:将以下哪些物质视为有传染性,接触时须采取防护措施( D )
A.潜伏期的乙肝
B.原发性肺结核
C.艾滋病的窗口期
D.病人的血液、体液
676.关于戴手套,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有:( A )
A.合格的手套能完全阻隔病原
B.手套能预防皮肤暴露于血液、体液
C.处置手术敷料时,若不直接接触,可以不戴手套
D.手部皮肤有损伤时应戴手套进行诊疗操作
677.疑似病人菌血症(败血症)时,抽取血培养标本的最佳时机是( B )
A.持续高热阶段
B.寒战或体温开始上升阶段
C.体温正在下降阶段
D.任何阶段均不会受影响
678.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不是乙型肝炎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B )
A.性接触传播
B.被蚊虫叮咬后传播
C.母婴垂直传播
D.通过口腔科洗牙治疗传播
679.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范围( B )
A.被艾滋病或乙肝病人的血液迸溅到脸部及眼睛里
B.双手被艾滋病病人的汗液污染而未及时洗手
C.手上的伤口沾染了艾滋病病人的胸水
D.为乙肝“大三阳”产妇接生时,其羊水喷到面部、眼睛等部位
680.在以下环境操作时,哪种防护方式不全面( D )
A.为丙肝肝硬化出现呕血的病人进行诊疗时使用口罩、防护镜、手套及隔离衣
B.气管插管或拔管时戴口罩、手套、防护镜
C.为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戴口罩、手套、防护镜
D.刷洗手术器械时戴防护镜、穿隔离衣、穿防水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