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三十五单元郁证

考试网   2017-03-23   【

  第三十五单元 郁证

  细目一:概述

  一、郁证的概念及源流

  1.郁证的概念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郁证的源流

  《临证指南医案》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疗对郁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二、《丹溪心法》的六郁之说

  《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郁证的常见病因

  情志失调,体质因素。

  二、郁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郁证的基本病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二、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及方法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及治疗的加减变化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肝气郁结证

  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 ,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芍药、甘草。

  2.气郁化火证

  主症: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薄荷、郁金、制香附、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栀子。

  3.痰气郁结证

  主症: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 ,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常用药: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

  4.心神失养证

  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 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 等,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药:甘草、小麦、大枣。

  5.心脾两虚证

  主症: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苓、术香、神曲。

  6.心肾阴虚证

  主症: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 ,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地黄、淮山药、山茱萸、天冬、麦冬、玄参、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丹皮。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