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二十六单元积聚

考试网   2017-03-21   【

  第二十六单元 积聚

  细目一:概述

  一、积聚的概念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二、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

  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积聚的常见病因

  内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病后所致(黄疸、久疟、感染虫毒、久泻、久痢)。外因:感受寒邪。

  二、积聚的病机要点及转化

  积聚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

  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积聚的诊断要点

  1.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2.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3.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二、积聚的治疗原则

  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 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四、肝气郁结、食滞痰阻、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

  主症: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 ,苔薄,脉弦等。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枳壳、郁金、台乌药。

  (2)食滞痰阻证

  主症: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 ,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

  主症: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舌苔薄,脉弦等。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2)瘀血内结证

  主症: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 ,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 ,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等。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石见穿、香附、乌药、陈皮、人参、白术、黄精、甘草。

  (3)正虚瘀结证

  主症: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 ,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