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十四单元厥证

考试网   2017-03-19   【

  第十四单元 厥证

  细目一:概述

  一、厥证的概念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内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及口眼㖞斜等后遗症;病情重者,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蹶不复而导致死亡。

  二、厥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气厥、血厥、痰厥的常见病因

  情志内伤(恼怒致厥为多),饮食不节(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亡血失津,体虚劳倦。

  二、厥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病位在心、肝。

  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本病的诊断要点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的临床表现。

  2.患者在发病之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而后突然发生昏仆,不知人事,移时苏醒。发病时常伴有恶心、汗出,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3.既往有类似病证发生。发病前有明显的情志变动、精神刺激的因素,或有大失血病史,或有暴饮暴食史,或有素体痰盛宿疾。

  二、本病与中风、痫病、昏迷的鉴别

  1.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素体常有肝阳亢盛。其中脏腑者,突然昏仆,并伴有口眼㖞斜、偏瘫 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口眼㖞斜及失语等后遗症。

  2.痫病:常有先天因素,以青少年为多见。痫病之病情重者,亦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发作时间短暂,且发作时常伴有号叫、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小便失禁 等。常反复发作,每次症状均相类似,苏醒缓解后可如常人。此外还可作脑电图检查,以资鉴别。

  3.昏迷:为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危重证候。一般来说,发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然存在。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病因与厥证证候的关系

  二、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虚证: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

  三、气厥、血厥、痰厥等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气厥

  1.实证

  主症: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 ,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拳握,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代表方: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常用药:皂角、细辛、沉香、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檀香、丁香、藿香。

  2.虚证

  主症: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恐惧、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 ,发作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微

  治法:补气,回阳,醒神。

  代表方: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常用药: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炮姜、甘草。

  (二)血厥

  1.实证

  主症:多因急躁恼怒而发 ,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当归尾、红花、山楂、乌药、青皮、木香、香附、泽泻。

  2.虚证

  主症:因失血过多而发 ,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治法:补养气血。

  代表方: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常用药:人参、黄芪、当归、熟地、白芍、五味子、白术、茯苓、远志、甘草、肉桂、生姜、大枣、陈皮。

  (三)痰厥

  主症: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 ,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行气豁痰。

  代表方:导痰汤加减。

  常用药:陈皮、枳实、半夏、胆南星、茯苓、苏子、白芥子。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