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 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
心包、三焦
(三)主治概要
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PC九心包手厥阴,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神志疾患亦可寻。
(四)本经腧穴
1、曲泽 (Qūzé,PC3)(心包经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取法] “曲泽腱内横纹上”
[功能] 清心镇痛,和胃降逆
[主治]①心神疾患:心痛、心悸、胸闷、善惊等心系病证;
②局部病:肘臂挛痛;
③脾胃疾患: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
④暑热病;
⑤疔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操作] 直刺1~1。5寸;或刺络出血。
刺血操作方法:患者伸手仰掌,术者押手手掌抵于肘尖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紧握在曲泽穴两旁,使皮肤绷紧,静脉暴露,刺手持三棱针,针尖对准穴处的静脉迅速刺入0。5-1分。
注意: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体质虚弱患者曲泽慎用放血。
2、内关(Nèiguān,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 “内关掌后二寸停”
[功能]宁神镇痛,疏肝和胃
[主治]①心疾:心痛、胸闷、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②络脉病:“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③阴维病:“阴维为病苦心痛”八总穴:“心胸内关取”
④ 胃腑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公孙内关胃心胸”内关是 “止呕要穴”;
⑤ 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⑥ 神志病证:失眠、郁证、癔病、癫狂痫等;疏肝理气
⑦偏瘫 肘臂挛痛(醒脑开窍)
[操作]直刺0。5~1。0寸。注意避开正中神经和血管。要电感,可偏桡侧一点进针。
[知识拓展]
失眠基础方:内关。神门。三阴交
胃腑病通用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疏肝理气方:内关、太冲(相当于柴胡疏肝散、解郁丸之功。)
3、劳宫(Láogōng,PC8)(心包经荥穴)
[定位]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取法] 握拳,中指尖下是穴。“劳宫屈指掌心取”清心火 泻肝火 宁神开窍
[主治]① 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② 神志疾患:心痛、烦闷、癫狂痫等; “鬼窟”
③ 心胸病证:本穴偏于治心包(心)热证,“荥主身热”,
故口舌生疮、口臭、心烦、失眠、狂躁谵语、小便赤涩、刺痛、尿血等均可配取治疗
④ 鹅掌风、掌中热。
[操作] 直刺0。3~0。5寸。①针刺或指甲重掐劳宫穴止牙痛,左取左,右取右。
②艾灸治疗口臭,双侧灸25min,次日大减,续灸7次愈
4、中冲(Zhōngchōng,PC9)(心包经井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取法]“中指末端是中冲”
[主治]①热病、神志病: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②舌下肿痛、舌强不语;(配通里、关冲、哑门、廉泉)
③心痛,心烦。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治疗麦粒肿:用三棱针点刺中冲穴,挤出5-10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