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卫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复习讲义:第十一章公共卫生监测_第2页

考试网   2017-02-19   【

  5 送检

  5.1采样前或采样后应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需标记清楚(如名称、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年月日)。

  5.2样品(特别是微生物样品)应尽快送实验室。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样品的损失或污染,存放样品的器具必须密封性好,小心运送。

  5.3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6监测项目和检验方法

  6.1监测项目见《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6.2检验方法见《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7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

  7.1每次监测前应对现场监测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其内容包括监测目的,计划安排,监测技术的具体指导和要求,记录填写以及工作责任感等,以确保工作质量。

  7.2现场采样前,必须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监测仪器。

  7.3每件仪器应按计量规定定期进行检定。修理后的仪器应重新进行计量检定。每次连续监测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

  7.4采样器的流量于每次采样之前进行流量校正。校正流量时必须使用现场采样的吸收管。

  7.5 微生物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8 监测数据整理

  8.1数据的表达:测定的数据与监测仪器灵敏度和分辨度有关。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数据,应记录为低于该检出限,并同时记录方法阶检出限。

  8.2在仪器分辨度以下数据的判断和计算数据的判断只能保留一位,且不宜作过细的判断。

  8.3异常值的去舍:在测试分析中一旦发现明显的过失误差,应随时删除由此产生的数据,以便测定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在未确定其是否为技术性失误所致之前,不可随意取舍。

  8.4将获得的监测数据归类,分组整理后提出平均值、检出最高值和最低值范围,并与卫生标准比较。比合格率的方式描述。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必须注意其间的可比性。

  8.5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被检查单位做出卫生质量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例题:

  1、修订后的《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1月1日

  2、甲类传染病是指( D )

  A. 鼠疫、炭疽 B. 鼠疫 、艾滋病

  C. 霍乱、炭疽 D. 鼠疫 、霍乱

  3、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 C )

  A. 艾滋病 B. 白喉

  C. 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