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 细菌的感染:是指细菌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2. 引起宿主感染的细菌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3. 病原菌从一个宿主到另一宿主体内并引起感染的过程称为传染
二、正常菌群:
1. 定义:正常菌群是指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微生物群的总称 。又称正常微生物群。
2. 生理作用:
① 生物拮抗 ② 营养作用 ③ 免疫作用 ④ 抗衰老作用 ⑤ 抑癌作用
三、机会致病菌:
1. 定义:当正常菌群与宿主件的生态平衡失调时,一些正常菌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故机会致病菌也称为条件致病菌。
2. 致病条件:
(1) 定位转移,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2)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3) 菌群失调:
i.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主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称为菌群失调。
ii. 菌群失调可表现为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iii. 原因:长期或大量应用抗生素后,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而原处于数量劣势的菌群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感染。
四、细菌的致病作用:
1. 一般常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作为测定毒力的指标。
【半数致死量(LD50)指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的微生物数量或毒素剂量。半数感染量(ID50)是指能引起50%实验动物或组织培养细胞发生感染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毒力越强,LD50 或ID50数值越小。】
2. 细菌的毒力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毒素、体内诱生抗原、超抗原等。
(1)细菌的侵袭力:
i. 定义:是指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等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和繁殖扩散的能力。
ii. 与侵袭力有关的物质主要有黏附素、荚膜和微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2)细菌的毒素:
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i. 外毒素:
a) 来源:多数G+菌,少数G-菌
b) 特点:①毒性极强且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
②绝大多数外毒素不耐热:但是葡萄球菌肠毒素例外,可耐受100℃ 30’,
抵抗消化酶
③免疫原性强,抗原性强:抗毒素,类毒素
④大多数外毒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c) 种类:肠毒素 细胞毒素 神经毒素
ii. 内毒素:
a) 只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
b) 主要特点: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
②理化性质稳定,耐热。
③免疫原性弱,不能被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
④毒性作用相对较弱 ,且对组织无选择性。
C) 引起的主要病理生理反应:
① 致发热反应。 ② 引起白细胞数量变化。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严重时可导致以微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甚至死亡。
五、细菌感染类型
根据宿主机体和病原菌的力量的对比,可以出现隐形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
1. 隐形感染:当集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2. 显性感染:
(1)按病情缓急: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2)按感染部位:
n 局部感染
n 全身感染:
i. 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ii. 内毒素血症
iii. 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iv.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v. 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信封化脓性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