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
一、A1型题
1.克罗恩病好发于:
A 食管
B 十二指肠
C 回肠
D 回盲部和邻近结肠
E 直肠-乙状结肠
2.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吸收不良综合征
B 腹腔脓肿
C 肠梗阻
D 中毒性巨结肠
E 癌变
3.克罗恩病时结肠的病变是:
A 粘膜层
B 粘膜层、粘膜肌层
C 粘膜层和粘膜层
D 全壁性炎症
E 全壁性炎症,粘膜下层明显
4.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 腹痛
B 腹泻
C 便秘
D 腹部肿块
E 瘘管形成
5.哪项可以作为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点:
A 便血的程度
B 发热
C 腹痛部位和程度
D 瘘管形成
E 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6.结肠克罗恩病之肠镜表现是:
A 连续性浅溃疡
B 节段性铺路石状改变,可见纵行溃疡
C 孤立性溃疡
D 烧瓶样溃疡,溃疡间粘膜正常
E 粘膜充血水肿
7.克罗恩病的诊断手段是:
A 腹部B超
B 腹部CT或MR
C 胃肠道X线造影
D 肠镜检查
E 结肠镜检查+胃肠道X线造影
8.哪项病理学改变有助于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
A 病变部位淋巴细胞浸润情况
B 病变部位中性粒巴细胞浸润情况
C 有无淋巴结肿大
D 干酪样肉芽肿
E 非干酪样肉芽肿
9.哪项有助于克罗恩病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A 右下腹部包块
B 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
C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D 肠壁增厚
E 发热
10.治疗克罗恩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A 柳氮磺氨吡啶
B 5-氨基水杨酸
C 糖皮质激素
D 硫唑嘌呤
E 白介素-10
二、A2型题
11.男,32岁,反复右下腹部疼痛3年,在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中,哪项更有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
A 缓解与复发交替发作
B 间歇性发热
C 水样泻
D 右下腹部包块
E 抗结核治疗5天无效
12.女,27岁,右下腹部疼痛、腹泻1年,无脓血便。结肠镜检查:右半结肠节段性炎症性改变,呈铺路石样改变。伴有下列哪项有助于克罗恩病的确诊:
A 非干酪样肉芽肿
B 肠壁全层性炎症
C 瘘管形成
D 纵行溃疡
E 肛门溃疡
13.男,42岁,反复下腹疼痛、低热1年,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怀疑克罗恩病,下一步检查措施是:
A 钡剂灌肠X线检查
B 全胃肠道X线造影
C 腹部B超检查
D 腹部螺旋CT检查
E MRI检查
四、A3型题
(14~15题共用题干)
男,16岁,右下腹部剧烈疼痛2小时入院。平素偶有右下腹部不适,未重视。查体:右下腹部肌肉紧张,压痛、反跳痛。急诊手术切除阑尾,病理检查:阑尾慢性炎症改变,伴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
14.本例的临床诊断是:
A 急性阑尾炎
B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C 阑尾结核
D 阑尾克罗恩病
E 阑尾淋巴瘤
15.下一步主要治疗措施是:
A 手术切除回盲部及邻近结
B 加强抗感染治疗
C 用3联抗结核药物
D 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
E 加用糖皮质激素
五、A4型题
(16~18题共用题干)
女,36岁,反复右下腹疼痛、腹泻1年,时有低热,自服1次“氟哌酸”后半年时间无发作。近20天来类似症状再次发作。体重下降6Kg。12年前有“肺结核”史,已治愈。体检:T 37.8℃,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右下腹轻压痛,似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有压痛。血WBC 5.6×109/L, 中性粒细胞0.65;血沉23mm/h。胸部X线片“右上肺陈旧性结核”。
16.可能的诊断是:
A 溃疡性结肠炎
B 克罗恩病
C 肠结核
D 腹腔淋巴结结核
E 结肠癌
17.住院期间出现肠梗阻症状,手术治疗,术后第18天出现腹痛、腹泻,含不消化食物。胃肠道造影时发现口服碘水后20min横结肠显影。腹痛、腹泻的原因可能是:
A 肠道粘连
B 胃肠转运时间缩短
C 肠易激综合征
D 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
E 肠瘘形成
18.半年后,出现肛周脓肿,自行破溃后形成一深约3cm的窦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渗出。治疗措施是:
A 立即手术治疗
B 加强清创、换药
C 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D 加强抗感染治疗
E 加强抗结核治疗
二、B1型题
(19~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
B 病变多累及回盲部
C 病变可累及全胃肠道,但以回肠末段和邻近结肠多见
D 病变以空肠为主
E 病变还累及腹腔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19.克罗恩病 C
20.溃疡性结肠炎 A
21.肠结核 B
22.小肠淋巴瘤 E
(23~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饥饿痛,进餐后缓解
B 左中腹部疼痛,涉及左后腰部
C 右下腹痉挛性痛,餐后加重,伴肠鸣,排便后缓解
D 疼痛-便意-便后缓解
E 右中下腹绞痛,涉及右大腿根部、、
23.克罗恩病
24.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
1.D 2.C 3.E 4.A 5.D
6.B 7.E 8.E 9.C 10.C
11.A 12.A 13.B 14.D 15.E
16.B 17.E 18.C 19.C 20.A
21.B 22.E 23.C 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