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与菊花
二药共同功效是清热解毒。
不同功效:
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漏芦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应用
1.乳痈肿痛,瘰疬疮毒。尤为治乳痈之良药。
2.乳汁不下。
3.湿痹拘挛。本品性善通利,有舒筋通脉活络之功。
使用注意 气虚、疮疡平塌者及孕妇忌服。
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
1.杨梅毒疮,肢体拘挛。为治梅毒的要药。
2.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3.痈肿疮毒。
鱼腥草
性能: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应用:
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为治肺痈之要药。
2.热毒疮毒。
3.湿热淋证。善清膀胱湿热。
4.湿热泻痢。
使用注意: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大血藤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应用:
1.肠痈腹痛,热毒疮疡。善散肠中瘀滞,为治肠痈要药。
2.跌打损伤,经闭痛经。
3.风湿痹痛。
败酱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
1.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
2.产后瘀阻腹痛。
3.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射干
性能: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主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
2.痰盛咳喘。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山豆根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应用:
1.咽喉肿痛。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
2.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马勃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应用: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又能止血敛疮,故对喉证有出血和溃烂者尤为适宜。
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白头翁
性能: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
1.热毒血痢。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
2.疮痈肿毒。
3.阴痒带下,血热出血及温疟发热烦躁。
马齿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应用:
1.热毒血痢。为治痢疾的常用药物。
2.热毒疮疡。
3.崩漏,便血。
4.湿热淋证、带下。
鸦胆子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应用: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
2.各型疟疾。
3.鸡眼赘疣。
用法用量: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应用: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
3.湿热黄疸。
山慈菇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
应用:
1.痈疽疔毒,瘰疬痰核。
2.癥瘕痞块。
3.风痰癫痫。
使用注意:正虚体弱者慎用。
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应用:
1.热极生风,惊痫抽搐。2.热毒疮痈。
3.目赤翳障。4.黄疸,小儿疳积,风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寒或咸寒,偏入血分以清热,多归心、肝经。本类药物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
主要用于营分、血分等实热证。如温热病热入营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症见舌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脉细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及热陷心包证;若热盛迫血,心神被扰,症见舌色深绛、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斑疹紫暗、躁扰不安甚或昏狂等。
生地黄
性能: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玄参
性能: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鉴别用药:
玄参与生地黄
共同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同用可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功效:
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生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大,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牡丹皮
性能: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赤芍
性能: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不宜用。反藜芦。
鉴别用药:
牡丹皮与赤芍
二药均味苦性微寒,同归肝经。共同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同可用治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腹痛、痈疮肿毒及跌打瘀肿等证。
不同功效:牡丹皮兼辛味,并入心肾经,善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又治热病后期之阴虚发热、久病阴伤之无汗骨蒸;赤芍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止痛,治肝郁化火之胸胁疼痛及肝火目赤肿痛。
紫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用:
1.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水牛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应用:
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
2.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3.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用法:镑片或粗粉煎服,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日2次。
清虚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主入阴分。
本类药物有清虚热、退骨蒸的作用。
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以及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虚热证。
青蒿
性能: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长于清透阴分伏热。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尤善除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用法:煎服,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地骨皮
性能: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2.肺热咳嗽。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
3.血热出血证。
4.内热消渴。
鉴别用药:
牡丹皮与地骨皮二药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
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常用治热入营血证,又能活血化瘀,用于多种瘀血证以及肠痈、痈疡肿毒等证;地骨皮则长于清退虚热,多用于虚热证,并能清泻肺热,可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内热消渴证。
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2.热淋,血淋。
3.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
4.阴虚外感。
银柴胡
功效:清虚热,除疳热。
应用:
1.阴虚发热。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
2.疳积发热。
鉴别用药:
柴胡与银柴胡二药共同功效是退热。
不同功效: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又有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的功效,用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及疟疾寒热;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
胡黄连
功效: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应用:
1.骨蒸潮热。
2.小儿疳热。尤宜于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
3.湿热泻痢。
4.痔疮肿痛、痔漏成管。
鉴别用药:
黄连与胡黄连
二药相同功效:均可清热燥湿,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不同功效:黄连善清心火、泻胃火,除中焦湿热,凡湿热火毒重证宜用,为解毒要药。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善治中下二焦湿热火毒诸证及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A型题:
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
A.散结消肿
B.润肠通便
C.祛风明目
D.疏散风热
E.清热利湿
『正确答案』A
A型题:
功能泻火解毒,善治疔疮的药物是
A.菊花
B.黄连
C.天花粉
D.栀子
E.夏枯草
『正确答案』B
A型题:
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板蓝根
B.大血藤
C.白头翁
D.连翘
E.大青叶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