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
总括
血证病机归热虚,上溢下泄渗肤肌
辨清虚实明脏腑,三大治则火血气
鼻衄
鼻衄热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龙胆煎
气血亏虚归脾用,局部用药效更专
齿衄
齿衄胃火循经冲,清胃泻心合方攻
若为阴虚火旺燎,六味地黄茜根功
咳血
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
肝火泻白合黛蛤,阴虚百合固金筛
吐血
吐血由胃呕吐出,泻心十灰胃热著
肝火犯胃龙胆泻,气虚血溢归脾主
便血
便血肠道湿热致,地榆散或槐角施
气虚不摄归脾用,脾胃虚寒黄土止
尿血
尿血实热小蓟饮,虚热知柏地黄品
脾不统血归脾用,肾虚无比山药斟
紫斑
紫斑血热妄行伤,十灰散方清热凉
阴虚火旺茜根用,气不摄血归脾汤
【注释】
①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的病证。其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灼和气虚不摄两类。②血证有实证虚证之别,病变脏腑亦各有异,应详细辨明。其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大原则。③桑菊:桑菊饮。龙胆:龙胆泻肝汤。④鼻衄局部用药可选云南白药止血。⑥茜根:茜根散。⑥筛:筛选。此指加减。⑦槐角:槐角丸。⑧清热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一)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二)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杏)
2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泻白+黛)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百金)
(四)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灰)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龙胆)
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归脾)
(五)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榆+槐)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归脾)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黄土)
(六)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小蓟)
2肾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知柏)
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归脾)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无比)
(七)紫斑(衄血)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灰)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茜)
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归脾)
【方歌】
①桑菊饮 见“内科·咳嗽”。
②玉女煎 玉女清胃滋肾阴,膏知麦地牛膝引,
肾虚胃火相为病,烦热牙痛齿衄寻。
③龙胆泻肝汤 见“内科·失眠”。
④归脾汤 见“内科·心悸。”
⑤加味清胃散 加味清胃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研,
犀角连翘生甘草,胃火吐衄及牙宣。
⑥泻心汤 见“内科•鼓胀”。
⑦六味地黄丸 见“内科•失眠”。
⑧茜根散 《景岳全书》茜根散,凉血止血滋阴擅,
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全。
⑨桑杏汤 见“内科·咳嗽”。
⑩泻白散 见“内科·咳嗽”。
⑩黛蛤散 见“内科·咳嗽”。
⑩百合固金汤 见“内科·肺痨”。
⑩十灰散 见“内科·鼓胀”。
⑩地榆散 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
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
⑩槐角丸 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
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又脱缸。
⑩黄土汤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
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漏效亦灵。
⑩小蓟饮子 见“内科·淋证””。
⑩知柏地黄丸 见“内科·淋证”。
⑩无比山药丸 见“内科·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