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排出物
A. 痰与涕
a. 痰黄粘稠,坚而成块——热痰,热邪煎熬津液。
b. 痰白清稀,或有灰黑点——寒痰,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
c. 痰清稀多泡沫——风痰,肝风挟痰,上扰清空,往往伴有面青眩晕,胸闷或喘急。
d. 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
e. 痰少而粘,难与咯出——燥痰,甚者干咳无痰,或有少量泡沫痰,肺燥,因秋燥伤肺。 (07真题)
f. 痰中带血,色鲜红——热伤肺络,阴虚火旺;
咳吐脓血腥臭痰,或吐脓痰如米粥——肺痈,热邪犯肺,热毒久蓄,肉腐而成脓。
g. 咳吐涎沫,口张气短——肺痿。
h. 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流浊涕不止——鼻渊。
B. 涎与唾
a. 口流清涎——脾冷;吐粘涎——脾热;口中涎多——脾胃虚寒;口中粘涎——脾胃湿热。
b. 涎自口角流出不自知,睡更甚——脾气虚,或小儿胃热虫积。
c. 吐出多量唾沫——胃中寒,或积冷,或湿滞,或宿食。
d. 多唾——(亦可见)肾寒、肾虚证。
C. 呕吐物
a. 清稀无臭——寒呕,胃阳不足,难腐熟水谷,水饮内停,胃失和降——脾肾阳衰,或寒邪犯胃所致。
b. 秽浊酸臭——热呕,邪热犯胃,或肝经郁火,致胃热上逆。
c. 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食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
呕吐不化食物而无酸腐味——气滞,频发频止,肝郁犯胃。
d. 呕吐清水痰涎,伴口干不饮,苔腻胸闷——痰饮,脾失健运,则胃内停饮。
e. 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或郁热,肝气横逆犯胃,热迫胆汁上溢。
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素有瘀血、血不归经;若脓血混杂——胃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