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全不化,甚至泄出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古有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临床一边统称泄泻。
【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寒食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2饮食所伤: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温热内蕴,或恣啖生冷,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是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神精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犯脾;忧思伤脾,土虚木乘,均可使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遂致本病。
4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湿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5禀赋不足: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素体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
【辩证论治】
(一) 暴泄
1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葛根岑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加减
(二) 久泄
1脾胃虚弱证:参岑白术散加减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加减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