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2)推衍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3)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比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以肝属“木”。
(2)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之精以养肝,肝藏血以济心,心之热以温脾,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互相滋生的关系。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3)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节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3、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至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泄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③制定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佐金平木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泻火补水法。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例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参考答案
1.D 2.D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