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化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是“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化为无形之气,乃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
(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下亦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又变为天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4)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皆属有形之体自身不断更新的气化过程。
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今之“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气构成万物,同时气又是不断运动的,必然推导出上述观点。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类由天地之精气相结合而生成,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论衡·论死》说:“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那么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人类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如《淮南子·天文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故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与古代哲学关于气是运动不息的,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等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
精气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人自身的完整性(精气构成人体组织器官,并且是贯通其间的中介)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精气是构成人与自然万物的同一性物质,其间交通是必然的)
例题:
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 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