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膀胱病,小便闭” 。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等。
3、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4、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5、明以后,从张景岳开始将淋、癃分开,成为独立的疾病。他将癃闭分为四型。强调“气化”的重要性。
6、李用粹分为五型四法:称滋肾涤热为正治,清金润燥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为隔三之治。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膀胱与肾,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
2、病理因素: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4、病理转化:
四、鉴别诊断及转化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原则:“腑以通为用”,以通利为主。
2、方法:实证--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三)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兼心烦,口舌生疮,合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用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用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合八正散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肝郁气滞,合六磨汤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气虚及阴,脾阴不足,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精血俱亏,病及督脉,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一、定义: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临床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湿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用己椒苈黄丸;尿少或小便不通,合滋痛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杞菊地黄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可用参附龙牡汤;此外,还可用灌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