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部分
中药的性能
四气:寒、热、温、凉,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五味:
辛:发散、行气、行血。
甘: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收敛固涩、生津止渴。
苦:泄、燥湿、坚阴。
咸:软坚散结和泻下。
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或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药物作用定位的概念。
升降浮沉指辛、甘,温热药物多升浮,酸、苦、咸,寒凉药物多沉降;药物多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少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1.单行:指药物的单独应用。
2.相须:药物的性能功效相似,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3.相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配伍。
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用法
A 一般而言,解表药、芳香药应避免久煎,以免耗散药物有效成分,降低疗效;
B 矿物药、贝壳类药、滋补药大多应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确保疗效;
C 有的粉末状药物或细小植物种子宜包煎,使在煎药时不致浮散或糊底(如蛤粉、车前子等);
D 贵重药宜另煎(如人参等);
E 胶质药宜烊化(如阿胶等);
F 液体药(如生姜汁、竹沥等)及某些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等)宜冲服。
2.服药时间:一般中药大多可在饭前或饭后12小时服。此外,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药宜饭后服,E安眠药宜睡前服。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
薄荷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
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
蝉蜕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
升麻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
葛根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紫草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
牛蒡子、升麻、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
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
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
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
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
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
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
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
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
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
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银柴胡专清虚热
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
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
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
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
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
鳖甲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治热痹
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消肿排脓
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
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
常山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
槟榔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紫苏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气滞胎动)
黄芩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胎热胎动)
砂仁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气滞胎动)
桑寄生、杜仲、续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肝肾虚亏)
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
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胎热、胎漏胎动)
艾叶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
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脾虚气弱胎动)
菟丝子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肾虚)
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麝香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
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
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
蟾蜍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
牛黄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
远志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
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芦荟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
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
花椒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
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疗癣
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
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
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