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一)表寒证
(二)表热证
(三)里寒证
(四)里热证
附病案1:
1、张某,男,54岁,1995年8月12日就诊。
患者于8月9日晚间起,感周身疼痛,发烧,咳嗽,10日早晨体温高达39.9℃,经某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但11晚再次发烧,次日即来就诊。
初诊(8月12日):发热,头痛,咳嗽,吐白粘痰,咽痛而干,流涕,胸闷,纳差,四肢酸痛无力。舌淡红,苔薄黄不燥,脉象浮数。
辨证:外感风热
治则: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处方: 银花12 连翘12 葛根15 菊花12
板蓝根15 竹叶6 芦根15 桔梗12
荆芥12 神曲12 藿香6 甘草6
附病案2
2、丁某,女14个月。于1972年11月8日入院。
现在症:发热咳喘已旬日,汗出热不解,三天前发疹,并遍及全身,融合成片,色红,现突然隐没,身灼热,咳嗽喘促,鼻翼煽动,喉中有痰鸣,目赤多眵,口干唇燥,腹胀,便溏,日二、三次,神疲嗜睡。脉疾数,指纹青紫,已达命关。
辨证:疹毒内攻,肺有蕴热,移热于大肠,肺气壅遏
治则:清热解毒,泻肺平喘
处方: 杏仁3 桔梗3 前胡6 牛蒡子3
黄芩6 木通1 青皮1 桑白皮6
浙贝母4 银花12 连翘10 甘草3
另配牛黄定喘散
附病案3:
刘某,男,33岁,农民,1997年12月2日就诊
问诊:主诉上腹剧痛已两天。
两天前因食后受寒而致剧烈胃痛,曾经当地医生给予内服阿托品片剂等,后来又注射阿托品针剂两支,均未能止住疼痛,后注射度冷丁100mmg才止住。令晨胃痛又作,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疼痛剧烈,辗转不安,大便三日未行。来中医科就诊。
望诊:发育正常,急性痛苦病容,侧卧于被窝中,怀抱热砖熨腹。舌苔白满,中后部略浮一些黄色。
闻诊:语声略低偶有低吟。
切诊:脘腹痞满,疼痛拒按,喜暖,余未见异常。脉象沉紧。
分析:高寒地带,时值严冬,饱食受寒,食滞中焦,寒食相加,胃腑气血升降、运行受阻而致胃脘疼痛。观其胃部喜暖,知有寒邪,亦为中焦有滞。四诊合参。
诊断:胃脘痛(胃寒)
治法:温中止痛,导滞消积
方药:高良姜 干姜 吴萸 木香
枳实 厚朴 神曲 三棱
元胡 酒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