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问诊
一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1.问诊的意义:通过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病情,协助诊断。
2.方 法: 有目的,有步骤,重点突出,内容全面,避免套问、暗示。
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态度要亲切,少用医学术语,尽量询问其本人。
二、问诊的内容
1.一般情况
2.个人生活史
3.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
4.问起病
5.问现在症状
《 十 问 歌》(明 张景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寒怕冷:
“恶寒”加衣被,近火取暖,寒热不减
外邪侵袭,卫阳被遏
“畏寒”加衣被,近火取暖,寒热缓解
阳气不足,失去温煦
热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全身或局部自觉发热
常见的寒热症状有四个证型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
机理:卫阳被遏不能达于肌表则恶寒,邪正相争则发热
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分为
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
表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
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
2、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
实寒: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新病)
虚寒: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久病)
3、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壮热:持续高热,多见于里热实证,乃阳盛
热实的表现,伴面赤、汗多、口渴多饮
潮热:发热象潮水一样有定时,按时而热或
按时热势增高
•微热:长期发热而热度不高或自觉发热而体
温正常,见于阴虚证、气虚证或疰夏病
4、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
外感病达半表半里阶段
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邪伏膜原,定时而发
(二)、问汗
概念;“汗”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排出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
意义:诊察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内容
1、辨汗出有无
2、辨汗出时间
3、辨汗出部位
1.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外感风邪(中风证)
表证无汗--外感寒邪(伤寒证)
2.里证辨汗
自汗: 气虚或阳虚
盗汗: 阴虚或气阴两虚
大汗: 里热证 亡阳证
战汗: 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黄汗: 湿热交争
3.局部辨汗
(三)、问头身
痛的病机
实邪气壅盛,阻滞气血、经络;
“不通则痛”
虚阴阳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
(四)、问疼痛性质
胀痛痛而有胀感,多为气滞
刺痛疼痛如针刺锥穿,多为瘀血所致
走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胸胁脘腹部多为气滞;四肢关节为行痹
固定痛脘腹部多为血瘀;四肢多为寒湿痹痛
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邪伤阳
灼痛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冷,多为火邪窜入经络所致问疼痛的性质
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有形实邪阻碍气机
隐痛疼痛不剧烈,但连绵不止,多因精血不足、阳气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重痛疼痛并有沉重感,多是湿邪困阻气血所致
空痛气血精血亏虚
掣痛-经脉失养,多与肝有关
酸痛疼痛而有酸软的感觉,可因湿邪侵袭或因肾虚
1)、头痛
头痛的部位与经络的关系:(从部位分)
头痛连项太阳经
两侧头痛少阳经
前额痛阳明经
巅顶痛厥阴经
2)、胸痛
(1)肺热胸痛发热,咳喘,吐黄痰
(2)气滞证胸胀痛走窜,太息善怒
(3)瘀血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4)胸阳不振,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胸痛憋闷,痛引肩背
(5)真心痛胸痛彻背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紫,脉微欲绝
3)、胁痛 多属肝胆病变
4)、脘痛 “脘”是胃所在的部位,其病变有虚实之分
5)、腹痛
(1)腹痛脐以上部位疼痛,多属脾胃病变
(2)小腹痛脐以下部位疼痛,多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病变
(3)少腹痛小腹两侧痛,多属肝胆病变
6)、背痛:
7)、腰痛 “腰为肾之府”
实证-寒湿、瘀血阻滞经络
虚证-肾虚及肾的实质性病变
8)、四肢痛:
四肢关节疼痛多属痹证,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独见足跟疼痛,甚者引腰背,或胫膝酸痛者,多属肾虚
9)、周身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一)头晕:有晕眩之感,视物旋转,站立不稳
肝火上炎晕眩伴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阳上亢晕眩伴见头胀,耳鸣,腰膝酸软,颜面烘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气血亏虚头晕面白,神疲体倦,每因劳累加重,舌淡,脉细
痰湿内阻头晕且重,如物裹首,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络多见于外伤后瘀血阻滞,脉络不通;
问头身胸腹不适
(二)胸闷:与心、肺有关
(三)心悸:心悸心中悸动不安
怔忡心跳剧烈
(四)胁胀:肝胆病变
(五)脘痞:脾胃病变
(六)腹胀: 喜按属虚:脾虚不能运化
拒按属实:气机阻塞不通
(七)身重:与脾肺有关,水肿,湿困等
(八)麻木:气血亏虚,肝风内动,痰饮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