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
1、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中枢PG合成 B.抑制外周PG合成 C.抑制中枢PG降解
D.抑制外周PG降解 E.增加中枢PG释放
2、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A.导水管周围灰质 B.脊髓 C.丘脑 D.脑干 E.外周
3、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A.阻断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B.降低感觉纤维感受器的敏感性
C.阻止炎症时PG的合成 D.激动阿片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
A.水杨酸钠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对乙酰氨基酚
5、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水杨酸钠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
6、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
A.减慢其在肝脏代谢 B.增加其对细菌膜的通透性
C.减少其在皮肤小管分泌排泄 D.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用
E.增加其与细菌蛋白结合力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 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
D.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E.选择性消炎作用
8、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B.抑制环加氧酶,减少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C.抑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D.抑制环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E.激活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9、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是:
A.促进炎症消散 B.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 C.抑制抑黄嘌呤氧化酶
D.促进PG从肾脏排泄 E.激活黄嘌呤氧化酶
10、阿司匹林与甲磺丁脲合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是由于前者:
A.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甲磺丁脲 B.抑制肝药酶,减慢甲磺丁脲代谢
C.加快胃粘膜血流,增加甲磺丁脲吸收 D.酸化尿液增加甲磺丁脲在肾小管重吸收
E.以是都不是
11、保泰松降低强心甙作用的原因是:
A.增加其与血浆蛋白结合 B.增加其排泄 C.减少其吸收
D.增加其代谢 E.增加其分布容积
12、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解热镇痛?
A.吲哚美辛 B.乙酰氨基酚 C.吡罗昔康 D.保泰松 E.阿司匹林
13、保泰松作用特点为:
A.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强、毒性小
B.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弱、毒性小
C.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抗风湿作用强、毒性小
D.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抗风湿作用强、毒性大
E.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强、毒性大
14、代谢为有毒性代谢产物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保泰松 C.非那西丁 D.吲哚美辛 E.甲芬那酸
15、布洛芬的主要特点是:
A.解热镇痛作用强 B.口服吸收慢 C.与血浆蛋白结合少
D.胃肠反应较轻,易耐受 E.半衰期长
16、呋塞米(速尿)可引起水杨酸蓄积中毒的原因 是:
A.减慢其代谢 B.减少其与血浆蛋白结合 C.缩小其表观分布容积
D.减少其排泄 E.以上都不是
17、保泰松禁用于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是由于该药引起:
A.水钠潴留 B.激动a肾上腺素受体 C.激动肾上腺素受体
D.收缩血管 E.兴奋心脏
18、溃疡病禁用的药物是:
A.布洛芬 B.对乙酰氨基酚 C.保泰松 D.非那西丁 E.酮洛芬
19、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
A.吡罗昔康 B.阿司匹林 C.丙磺舒 D.布洛芬 E.氯芬那酸
20、癫痫病人禁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水杨酸钠 D.非那西丁 E.布洛芬
21、孕妇禁用的药物是:
A.水杨酸钠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
22、胃肠反应常见的药物有:
A.吲哚美辛 B.保泰松 C.布洛芬 D.甲芬那酸 E.水杨酸钠
23、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凝血障碍 B.水钠潴留 C.变态反应 D.水杨酸反应 E.瑞夷综合症
24、羟基保泰松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风湿性关节炎 B.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 C.急性痛风
D.强直性脊柱 E.寄生虫病引起的发热
25、不用于抗炎的药物是:
A.水杨酸钠 B.羟基保泰松 C.吲哚美辛 D.布洛芬 E.对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