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慢性肾衰竭不全期不会 出现
A.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
B.代谢性酸中毒
C.中度氮质血症
D.多尿、夜尿
E.乏力和轻度贫血
[答案] A
[题解] 慢性肾衰竭的肾功能不全期临床表现有:代谢性酸中毒,因肾浓缩功能减退可出现多尿、夜尿等症状;也可有乏力与轻度贫血,轻度或中度氮质血症,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5%~30%,若下降至20%~25%,则进入肾衰竭期。
22.慢性肾衰终末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百分之多少?
A.30%以上
B.25~30%
C.20~25%
D.20%以下
E.10%以下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
23.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不会 出现
A.夜尿
B.多尿
C.少尿
D.高渗尿
E.蛋白尿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泌尿功能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晚期则少尿;尿渗透压改变表现为低渗尿、等渗尿;尿成分变化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脓尿。因为肾浓缩功能障碍,不会出现高渗尿。
24.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 2500ml
E.3000ml
[答案] C
[题解]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
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2000ml
B.1000ml
C.800ml
D.400ml
E.100ml
[答案] D
[题解] 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
26.慢性肾衰时患者出现低渗尿,其相对密度比重最高只能达到
A.1.010
B.1.015
C.1.020
D.1.025
E.1.030
[答案] C
[题解] 正常人尿相对密度的变动范围为1.002~1.035,在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浓缩能力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因为出现相对低密度尿,当尿相对密度最高只能到1.020时,称为低渗尿。
27.慢性肾衰竭患者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10左右说明肾脏
A.浓缩功能下低
B.稀释功能降低
C.重吸收功能降低
D.滤过与重吸收功能受损
E.浓缩与稀释功能障碍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发展,终尿的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08~1.012,即1.010左右,尿渗透压为266~300mmol/L。这种尿称等渗尿。等渗尿的出现说明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丧失。
28.慢性肾衰竭的早期常发生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高血氯性酸中毒
E.正常血氯性酸中毒
[答案] D
[题解] 在慢性肾衰竭早期HPO42-、SO42-等阴离子尚不致发生潴留,这时产生的酸中毒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氨生成障碍使H+分泌减少所致。由于泌H+减少,使换回的Na+也减少,故NaHCO3重吸收也减少。Na+随尿排出的增多也伴有水排出增多,因而细胞外液容量有所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来自饮食的NaCl滞留,因而血氯增高,结果发生高血氯性酸中毒。
29.慢性肾衰竭晚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机制是
A.CFR功能降低致非挥发酸排出↓
B.肾小管泌H+↓产氨↓
C.肾小管重吸收HCO3-阈值↓
D.高钾血症影响
E.乳酸生成↑
[答案] A
[题解] 慢性肾衰竭晚期,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人的20%以下时,每天可积蓄20~30mmol的H+,血浆中非挥发性酸代谢产物不能由尿中排泄,特别是硫酸、磷酸等在体内积蓄而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30.慢性肾衰竭常出现的钙磷代谢紊乱是
A.血磷↑,血钙↑
B.血磷↑,血钙↓
C.血磷↓,血钙↑
D.血磷↓,血钙↓
E.血磷正常,血钙↑
[答案] B
[题解] 人体正常时60%~80%的磷由尿排出。在慢性肾功能功能衰竭时,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故血磷排出障碍引起血磷升高。因为血钙与血磷的乘积为一常数,此时必然导致血钙降低;此外由于VitD代谢障碍,血磷升高引起降钙素分泌增多,以及体内某些毒物影响肠钙吸收等因素均会引起血钙下降。
31.产生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
A.钠水潴留
B.外周阻力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
D.血液粘度增加
E.扩血管物质减少
[答案] B
[题解] 在某些肾疾病患者,由于肾相对缺血,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引起高血压,称之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其主要机制是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
32.产生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
A.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
B.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C.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D.扩血管物质减少
E.血液粘度增加
[答案] A
[题解] 钠依赖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在慢性肾衰竭时,由于肾排钠、排水功能降低,钠水在体内潴留,血容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33.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
A.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B.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FDP的抗凝血作用
E.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答案] B
[题解] 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有出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等。其中血浆中有毒物质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的释放,这可能是引起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
34.下述哪一因素不是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因素?
A.低钙血症
B.高磷血症
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代谢障碍
E.碱中毒
[答案] E
[题解]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①钙磷代谢障碍;高血磷和低钙血症,因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引起功能亢进,分泌大量PTH,致使骨质疏松和硬化;②维生素D代谢障碍;③酸中毒;H+持续升高,可促进骨盐溶解,干扰1,25(OH)2D3的合成。而慢性肾衰一般不会出现碱中毒,且碱中毒也不会参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分布。
35.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不包括
A.骨质疏松
B.骨硬化
C.骨软化
D.肾性佝偻病
E.骨质增生
[答案] E
[题解]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病理组织学常见的类型有儿童的肾性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软化、骨质疏松和骨硬化,不包括骨质增生。
36.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磷
B.低血钙
C.高血钾
D.尿毒症毒素
E.氮质血症
[答案] B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排磷障碍,出现高血磷,继之引起血钙水平下降,而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大量PTH,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7.有关尿毒症性脑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 的?
A.早期表现为大脑兴奋
B.晚期可嗜睡与昏迷
C.脑实质可出血、水肿
D.神经细胞变性
E.胶质细胞增生
[答案] A
[题解] 尿毒症性脑病早期表现为大脑抑制,最后可嗜睡和昏迷。病理形态变化为脑实质出血、水肿或点状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等。
38.有关尿毒症心包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 的?
A.为纤维素性心包炎
B.可听到心包磨擦音
C.是由尿毒症性毒素刺激所致
D.多发病于慢性肾衰早期
E.及时透析疗法效果较好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晚期才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发生率多达40%~60%,多为纤维素蛋白性心包炎,临床上可听到心包磨擦音。这种心包炎可能是尿毒症毒性物质直接刺激心包所致。自开展透析疗法以来,大部分心包炎在透析后4~15天消失。
39.尿毒症时最早最突出症状是
A.尿毒症脑病
B.消化道症状
C.心律紊乱
D.尿毒症肺炎
E.皮肤瘙痒
[答案] B
[题解] 消化系统的症状是尿毒症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厌食,以后表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粘膜溃疡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40.尿毒症患者呼出气体有臭味其原因是
A.细菌在口腔繁殖产生臭气
B.酮体生成增多而丙酮呼出
C.产生硫醇从呼吸道排出
D.过度换气时呼出CO2
E.尿素在口腔分解产生氨
[答案] E
[题解] 尿毒症患者呼出气体有氨的臭味,这是由于尿素经唾液酶分解成氨所致。
41.治疗严重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最根本的方法是
A.治疗原发病
B.控制感染
C.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D.透析疗法
E.肾移植
[答案] E
[题解] 肾移植是治疗严重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最根本的方法。因为其他四种方法均只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