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lant种植体 :牙种植体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颌骨内植入人工材料设计的装置。按植入部位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及粘膜内种植体。
种植体按照部位分类: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骨内牙内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体。
骨结合 osseointegration:光镜下骨组织与活骨种植体直接接触,期间没有骨以外的组织,形成了功能和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种植体在骨内组织反应
第一阶段:种植体被血块包绕,随之生物高分子吸附,形成适应层,骨髓细胞散在其外侧。
第二阶段: 至术后一月, 由于切削的骨损伤或者骨过分压力使骨部分吸收,此期是组织破坏和修复同时发生的时期。 吞噬细胞吞噬适应层,骨髓内细胞聚集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种植体-细胞间有机的结合。
第三阶段:到植入三个月后,种植体周围开始有胶原纤维形成,,以后形成纤维网状结构,逐步完成骨结合。龈界面: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接触形成的界面。 上皮细胞粘附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的生物学封闭,又称 袖口 cuff
生物学宽度:附着在天然牙或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上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的长度总和。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种类
一、纤维 -骨性结合: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一层非矿化的纤结缔组织(假性牙周膜)
二、骨结合:正常愈合,在光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如结缔组织等组织。骨结合式种植体:负载咬合力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之间不间隔以任何组织。
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
1、手术创伤 2、患者自身条件差 3、种植体生物相容性差 4、外形设计不合理 5、应力分布不均匀 6、早期过度负载种植手术的适应症
1、上下颌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做基牙者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3、全口缺牙, 尤其是下颌骨牙槽严重萎缩者, 由于牙槽突形态改变,传统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5、对义齿修复要求高、常规义齿无法满足者
6、种植区有足够高度宽度的健康骨质
7、口腔黏膜健康,有足够宽度的龈附着
8、肿瘤或者外伤导致的单侧或者双侧颌骨缺损,须功能修复者
9、耳鼻眼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
种植手术的禁忌症
1、全身状况差或因严重系统疾病不能耐受者
2、严重糖尿病
3、口腔急慢性炎症患者
4、口腔或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
5、某些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软化、骨硬化
6、严重习惯性磨牙
7、口腔卫生差
8、精神疾患
口腔种植术的治疗程序
对适合作种植牙的病人, 先经种植体专科门诊检查诊断,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通过先后两次手术植入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最后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1.第一期手术 种植体固位钉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 术后 7-10 天拆线,待创口完全愈合后, 原来的活动义齿基托组织面经调整缓冲后,可继续佩戴。
2.第二期手术 一期手术后 3-4 个月(上颌 4 个月,下颌 3 个月)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即可安装与龈结合的愈合基桩。第二期手术后14-30 天即可取模,制作种植桥架及义齿。
3.复诊 种植义齿修复后,第一年每隔3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至少复查 2 次。种植体植入原则:手术无创性、种植体表面无污染、早期稳定性、愈合无干扰性、受置区的要求(种植体唇侧、舌侧骨质应健康且厚度不能少于1.5mm, 种植体之间不能少于 3mm, 种植体与天然牙的距离不能少于2mm, 种植体末端距离下颌管不能少于2mm, 种植体的长度不能少于8~10mm )
种植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 上颌窦提升法、 下牙槽神经解剖移位、 牵张成骨。种植手术并发症:
1、创口裂开 2、出血 3、下唇麻木 4、窦腔黏膜交通 5、感染 6、牙龈炎 7、牙龈增生 8、进行性边缘骨吸收 9、种植体创伤 10 、种植体机械折断
种植义齿成功标准:
1995 年口腔医学杂志社在珠海召开的种植义齿研讨会上提出的标准:
1、功能好。
2、无麻木、疼痛等不适。
3、自我感觉良好。
4、放射学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无透影区, 横行骨吸收不超过 1/3 ,种植体不松动。
5、牙龈炎可控制。
6、无与种植体相关的感染。
7、对邻牙支持组织无损害。
8、美观。
9、咀嚼效率达 70% 以上。
10、符合上述标准,五年成功率达到85% 以上,十年成功率要达到80% 以上。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21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试题】【进入购买】 欢迎加入执业医师交流群:248943119,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