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牙源性囊肿事如何分类的?非牙源性囊肿在显微镜下观察是什么样子的?相信这都是大家最想知道,并且最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好口腔组织病理学。
非牙源性囊肿 |
发生部位 |
发病年龄 |
肉眼观 |
镜下观 | |
鼻腭管囊肿 |
可表现为切牙管囊肿和龈乳头囊肿。 |
任何年龄。男性较多见 |
腭中线前部的肿胀 |
邻近口腔部的囊肿常内衬复层扁平上皮,而近鼻腔部者常为呼吸性上皮。结缔组织囊壁内可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为通过切牙管的鼻腭神经和血管结构 | |
鼻唇囊肿 |
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少见 |
30~49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
肿胀,囊肿增大可致,鼻孔变形。X线片不易发现 |
囊壁多呈皱褶状,衬里上皮一般为无纤毛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含黏液细胞和杯状细胞 | |
鳃裂囊肿 |
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
20~40岁的年轻患者 |
肿物柔软,界限清楚,可活动。 |
内衬复层扁平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 |
口腔淋巴上皮囊肿 |
与鳃裂囊肿组织学特点相似。发生于口腔内构成所谓Waldeyer环的淋巴组织内,口底、舌、软腭等处。与胚胎发育时内陷于这些区域的唾液腺上皮成分的增殖和囊性变有关。 | ||||
甲状舌管囊肿 |
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常位于颈部中线处 |
青少年较多见 |
2~3cm,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囊内容物为清亮黏液样物。 |
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复层扁平上皮 | |
黏液囊肿 |
常发生于下唇黏膜。浅在者表面呈淡蓝色,透明易破裂;深在者表面黏膜与周围口腔黏膜颜色一致。浅在型黏液囊肿更易复发。 | ||||
外渗性黏液囊肿 |
外伤致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内,黏液池被肉芽组织包绕,没有衬里上皮 | ||||
潴留性黏液囊肿 |
导管阻塞、唾液潴留致导管扩张而形成囊性病损。多见于50岁以后, | ||||
舌下囊肿 |
蛤蟆肿,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浅在囊肿位于口底一侧,生长缓慢,无痛。囊肿较大时呈浅蓝色。深在的囊肿为下颌下或颏下的柔软无痛性肿物。大多数舌下囊肿为外渗性囊肿,因此无上皮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