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牙 髓 病
临床分类:可复性牙髓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坏死
牙髓钙化
牙体吸收
组织病理学分类
●牙髓炎
●牙髓变性与坏死
●牙体吸收
第一节 牙髓炎
牙髓充血:生理性、病理性
急性牙髓炎:急性浆液性、急性化脓性
慢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慢性开放性
牙髓变性
●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牙髓纤维性变
●牙髓网状萎缩
●牙髓钙化
组织与临床联系:
●髓腔:硬组织包绕封闭、高压、疼痛、扩散
●根尖孔
●急性感染难以痊愈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因素(主要)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一)细菌因素
种类:混合细菌感染
专性和兼性厌氧菌(链球菌、放线菌等)
龋洞利于其繁殖
感染途径
●接近髓腔的深龋洞
●牙隐裂、折断、楔状缺损或重度磨耗、酸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
●深的牙周袋经根尖孔或侧支根管—— 逆行性牙髓炎
●血源性感染
机制: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内毒素及其代谢产物
(1)直接损害牙髓组织,
(2)激发炎症细胞释放溶酶体
(二)物理因素
●急慢性创伤
●医疗意外:超过牙生理承受能力的温度变化(如备洞、抛光及刺激性充填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的不规范性应用导致电流产生、不适当的激光治疗等
(三)化学因素
龋病治疗时,使用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硝酸银、磷酸盐水门汀等
一、牙髓充血(Pulp hyperemia)
(一)概 述
●牙髓充血是指牙髓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的病理变化
●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生理性、病理性
生理性牙髓充血
●见于牙发育期或牙根吸收期
●某些全身因素如月经期、妊娠期及高空飞行作业气压下降也可引起暂时性牙髓充血
病理性牙髓充血
●常为牙髓炎的早期表现,深龋是主要原因
●磨耗、楔状缺损、温度刺激等
●根尖周牙周膜充血、水肿也可波及牙髓
●可复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
(三)临床表现
牙本质过敏: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
疼痛:范围局限、无放射痛
刺激物去除后疼痛随即消失
无自发痛
(四)病理
肉眼:红色
光镜:牙髓血管扩张充血呈树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二、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
(一)病因
主要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
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
1、细菌作用:深龋等可导致细菌直接侵入牙髓;也可由血循环逆行到牙髓引起炎症
2、机械作用:牙外伤、磨耗、隐裂及牙外科治疗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及大气压改变等
3、温度损伤:在进行牙体窝洞预备、抛光及牙科材料使用发生化学损伤时产生热量,导致牙髓急性损伤
4、化学性刺激:牙酸蚀或在牙体病治疗时不恰当的使用酸性牙科材料等
(二)临床特点
●突发剧痛:就诊的首发症状
●疼痛特点:自发性痛、阵发性痛、常夜间疼痛加重、疼痛不能明确定位、放射性痛、温度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在炎症被引流后疼痛可缓解
●热痛冷缓解
●未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牙髓坏死
疼痛产生原因
环境因素—— 不能扩张,
压力↑→神经
化学因素—— 炎性介质↑
(三)病理
急性浆液性 → 牙髓脓肿 → 急性 → 化脓性
1、急性浆液性
●局限在受刺激部位相应的牙髓
●血管扩张充血,渗透性增加
●中性粒细胞游出,纤维蛋白渗出
2、牙髓脓肿
●渗出增加,压力增大,局部微循环障碍,局部牙髓组织液化坏死
●炎症反应加剧,中性粒细胞向炎症中心聚集,小脓肿形成
3、急性化脓性
早期小脓肿未得到及时治疗,扩展至整个牙髓,发生广泛液化坏死
三、慢性牙髓炎
临床上最常见的牙髓炎,多由龋病发展而来,部分由急性牙髓炎和慢性开放性牙髓炎而来
分类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2、慢性开发性牙髓炎:
(1)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一)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为龋损或磨损等发展至接近髓腔但尚未穿髓的情况
●细菌代谢产物经牙本质小管缓慢地刺激牙髓
临床表现
●常有冷热刺激痛史,无刺激时疼痛仍持续
●一般无明显自发痛,常表现为阵发性钝痛
●咬合痛和叩痛:波及整个牙髓和根尖周牙周膜
病理
●牙髓未暴露
●炎症表现在龋损对应的牙髓处
●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肉芽组织
●抵抗力低时形成脓肿,周围有肉芽组织包绕
●病程缓慢者,髓腔壁局部可见修复性牙本质
(二)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临床特点:
●牙髓腔与外界相通、牙髓组织暴露于口腔
●典型:遇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入龋洞后剧痛,刺激除去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炎症累及根髓或根尖孔时,可有咬合不适或轻微咬合痛
病理:
(1)有较大穿髓孔
(2)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及食物残渣覆盖
(3)下方为炎性肉芽组织和新生的胶原纤维
(4)在深部有散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5)有时溃疡表面有不规则性钙化物或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三)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临床特点: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且多见于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
●牙髓血运丰富 → 炎性肉芽组织增生为息肉状经穿髓孔突出----牙髓息肉
●患牙有大而深的龋洞,内有充满整个龋洞的红色肉芽组织
●质地较韧,探诊不敏感
●一般无明显自发痛,进食时易出血或有轻微疼痛;
病理:
根据构成成分不同:
溃疡型、上皮型
溃疡型:
肉眼:息肉表面红或暗红,探诊易出血
光镜: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深层为肉芽组织(炎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
上皮型:
肉眼:表面坚实,粉红色探之不易出血
光镜:由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含散在炎细胞的肉芽组织组成;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来源可能为口腔粘膜上皮脱落种植,或由邻近牙龈上皮增生而来
残髓炎
因炎症发生在残留于根管内的牙髓组织的炎症,常有咬合不适或咬合痛
牙髓炎:
1、牙髓充血
↓
2、急性牙髓炎:急性浆液性
↓↑ 急性化脓性
3、慢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 → 牙髓坏死 根尖周炎
慢性溃疡性 →
慢性增生性
4、残髓炎
第二节 牙髓变性和坏死
一、牙髓变性
●牙髓组织由于供血不足,导致牙髓呈现的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化
●为缓慢的渐进性过程,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病因
●细菌毒素、充填材料等的缓慢刺激
●创伤或年长者根尖部牙骨质不断增生使根尖孔明显缩窄,导致牙髓供血不足、代谢障碍
1、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
●成牙本质细胞内或胞间液体积聚形成水泡
●光镜:成牙本质细胞体积缩小,受压成堆,似稻草束;严重者细胞减少或消失,仅见空泡。
2、牙髓钙化
原因:由于营养不良或组织变性,钙盐不断在上面沉积形成的弥散性或颗粒性钙盐沉积
分类:弥散性钙化和髓石
弥散性钙化:弥散于根髓内
光镜:钙盐颗粒沿细长的玻璃样变的纤维分布
髓石:
多游离或附着于冠髓内,X线可见阻射影;多无症状,少数有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
光镜:见大小不等的蓝色团块, 剖面呈同心环状
3、牙髓网状萎缩
光镜:(1)牙髓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样间隙,其中充满液体;
(2)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血管神经减少,似纤维网状;老年人多见
4、牙髓纤维性变
光镜:牙髓细胞成分和血管等被纤维成分所代替,粗大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常呈均匀粉染的玻璃样变;老年人多见。
二、牙髓坏死
病因:常由未经适当治疗的牙髓炎发展而来
创伤、正畸治疗时破坏根尖血管
严重老年性营养不良、牙髓营养不良
临床特点:
一般无症状,多因牙冠变色就诊
往往曾有冷热刺激痛或牙外伤史
完全坏死的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部分坏死可出现牙髓炎症状
病理:
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坏死的牙髓呈无结构的红色颗粒状
牙髓坏疽:伴有腐败性细菌感染 黑绿色 恶臭味
第三节 牙体吸收
生理性:乳恒牙交替
病理性:内吸收、外吸收
概述
由牙髓细胞(内吸收)或牙周膜内的细胞(外吸收)作用引起
(一)牙内吸收
从牙髓腔内壁开始向牙表面的吸收
原因: (1)刺激牙髓形成肉芽组织 → 破坏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期牙本质
(2)肉芽组织释放炎症介质 → 激活破骨细胞 → 破坏牙本质 → 牙内吸收
临床表现:
多见于单个牙,症状轻
严重的可致患牙穿孔,破损或折断
X线可见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区
病理:
牙髓被肉芽组织代替
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期牙本质消失
牙髓腔面见不规则凹陷,凹陷内见多核破骨细胞
还可见修复性牙本质或骨样牙本质
(二)牙外吸收
从牙体表面开始的吸收过程。
好发于恒牙根部。
原因:根尖脓肿、根尖囊肿、根部肿瘤 → 激活破骨细胞 → 牙外吸收
光镜:吸收部位出现蚕食状小凹陷
活动期-----凹陷内见破骨细胞
静止期-----无破骨细胞
机体抵抗力较强时-------修复性牙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