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口腔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章节复习: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_第3页

考试网   2017-01-06   【

  三、牙体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恒牙外形

  主要描述:上颌的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

  1.上颌中切牙 是切牙中体积最大的。

  (1)唇面:近中缘与切缘较直,远中缘略突。切缘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略为圆钝。在切缘l/3处可见两条浅的纵行发育沟。新萌出时切缘可见3个切缘结节。外形高点在颈l/3处。

  (2)舌面:外形似唇面但较小。中央凹陷称为舌窝,四周有突起的嵴,分别称为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切嵴和颈部的舌隆突。外形高点在颈l/3处。

  (3)近中面:似三角形,较大而平,三角形的底为颈曲线,三角形的顶为切嵴,接触区在切1/3靠近切角。

  (4)远中面:与近中面相似,稍短较圆突。接触区在切l/3离切角稍远。

  (5)切嵴:唇侧较平,舌侧圆突成嵴。从侧面观察,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6)牙根:为粗壮、较直的单根。唇侧宽于舌侧,牙根向根尖逐渐缩小,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圆三角形,根尖较直或略偏远中。根长较冠长稍长,也有稍短者。

  2.上颌尖牙 是口内牙根最长的牙。冠与根的唇舌径比切牙的大。

  (1)唇面:似圆五边形。未磨耗的尖牙,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的交角约呈直角。唇轴嵴明显,由尖牙的顶端伸延至颈l/3处,将唇面分为两个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中i/3与颈l/3交界处。

  (2)舌面:较唇面稍小,远中边缘嵴比近中边缘嵴短而突,颈缘较小。远中牙尖嵴比近中牙尖嵴略长,舌隆突显著。舌轴嵴明显,将舌窝分成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3)邻面:似三角形。远中面比近中面更为突出且短小,近中接触区靠近切角,远中接触区距切角稍远。

  (4)牙尖:由四嵴和四斜面组成。四嵴为唇轴嵴、舌轴嵴、近中牙尖嵴和远中牙尖嵴,汇合成牙尖顶。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牙尖顶偏近中。

  (5)牙根:长而粗壮的单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圆三角形,根尖略向远中弯曲。根长约为冠长的两倍。

  3.上颌第一前磨牙(双尖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整个牙冠呈立方形。

  (1)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较小,颊尖略偏远中。颊轴嵴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2)舌面:小于颊面,似卵圆形,光滑而圆突。舌尖较颊尖短小,偏近中。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3处。

  (3)邻面:呈四边形,颈部最宽。近中面近颈部凹陷,有近中沟。远中面较突,颈部平坦。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外形似六边形。颊缘宽于舌缘,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有颊、舌两尖,颊尖长大、舌尖较短小。中央凹陷成窝,称为中央窝。窝底有近远中走向中央沟,止于近、远中点隙;再分出近、远中沟,近中沟越过近中缘至近中面,远中沟止于远中边缘嵴。

  (5)牙根:扁根,多在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分叉为颊舌两根。颊根较长,舌根较短,根尖偏远中。颈缘下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远中面的沟较近中面的深。

  4.上颌第一磨牙6岁左右即萌出,故称为六龄牙,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1)颊面:略呈梯形,牙合缘长于颈缘。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1/3处。有两个舌尖,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1/2处。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

  (3)邻面:约为四边形,颊舌厚度大于牙合颈高度。外形高点在牙合l/3处。近中接触区靠牙合缘偏颊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稍小,远中接触区靠牙合缘中1/3处。

  (4)牙合面:呈斜方形,近中颊牙合角与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有四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颊侧牙尖锐利,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近中舌尖最大,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牙合面中央凹陷成窝。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在牙合面中央相连,形成斜嵴。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由斜嵴将窝分为近、远中窝,近中窝较大,又称中央窝。有三条发育沟:颊沟、近中沟和远中舌沟。远中舌沟一端至远中边缘嵴内,另一端经两舌尖之间越过舌袷边缘嵴至舌面。

  (5)牙根:由三根组成: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舌根。两颊根间分叉度较小,颊根与舌根间分叉度较大,远中颊根短小,舌根最大。

  5.下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一样,称为六龄牙,是下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1)颊面:约呈梯形,近远中径大于牙合颈径。牙合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牙合缘可见三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有颊沟和远中颊沟通过牙尖之间,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外形高点在颈1/3。

  (2)舌面:呈梯形,小于颊面且稍圆突。牙合缘可见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有舌沟从两舌尖之间越过。外形高点在中1/3处。

  (3)邻面:约呈四边形,近中面的颊颈角及舌牙合角为锐角;近、远中面的接触区均在近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略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颊缘长于舌缘;近中缘较直,远中缘短而突。可见五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远中尖最小。颊侧牙尖短而网,舌侧牙尖长而锐。可见中央窝和近中窝。有三个点隙:中央点隙、近中点隙和远中点隙。有五条发育沟:颊沟、远中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

  (5)牙根:为扁而厚的双根,根干短。牙根未分叉的部分称根干或根柱。近中根比远中根稍大,根尖弯向远中。远中根有时又分为颊、舌两根,此型约占22%。

  6.恒牙外形的比较

  (1)上颌侧切牙:外形基本与上颌中切牙相似,特点是体积稍小,形态窄而长。与上颌中切牙形态的主要区别:

  1)唇面窄小而圆突,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发育沟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

  2)舌面的边缘嵴比中切牙明显,舌窝窄而深,有时有沟越过舌隆突的远中并延续到根面。

  3)邻面的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比中切牙距切角远。

  4)牙根细而稍长,根长大于冠长,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卵圆形。

  (2)下颌中切牙:是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冠宽度约为上颌中切牙的2/3。

  1)唇面近中缘与远中缘基本对称,近中切角与远中切角大体相等,离体后难以区分左右。

  2)舌窝及暗不明显。

  3)近、远中面的接触区均靠近切角,两面了角形大小相等。

  4)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葫芦形。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比近中面略深,可作左右鉴别。

  (3)下颌侧切牙:与下颌中切牙形态相似,其特点为:

  1)牙冠比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近中切角锐,远中切角圆钝。

  2)近中邻面平大,接触区近切角,远中邻面小而突,接触区稍离切角。

  3)牙根形扁,较下颌中切才稍长,根尖偏远中。

  (4)下颌尖牙:与上颌尖牙相比,有以下特点:

  1)下颌尖牙比上颌尖牙窄而薄,牙体显得细长。

  2)唇面近中缘长,基本与牙体长轴平行;近中牙尖嵴约占唇面宽度的1/3,远中牙尖嵴约占2/3。两牙尖嵴的交角大于90°;发育沟不如上颌尖牙明显。

  3)舌轴嵴边缘嵴及窝沟均不如上颌尖牙明显。

  4)唇面观察,下颌尖牙冠与根的近中缘呈直线相延续;邻面观察,冠与根的唇缘呈弧形相连。

  5)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剖面成扁圆形。

  (5)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牙比较,有以下特点:

  1)颊面颈部比上颌第一前磨牙者宽,颊尖圆钝,发育沟不明显,颊轴嵴圆钝。

  2)牙合面颊缘宽度与舌缘相近,颊、舌两尖均偏向近中,两尖大小相似。近中,面无近中沟。中央窝浅,中央沟短,近远中两点隙相距较近。

  3)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多为扁形单根,根尖钝而弯,多不分叉。

  (6)下颌第一前磨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与上颌前磨牙比较,有以下特点:

  1)颈部明显缩小,颊颈嵴突起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l/3处。

  2)舌面短小,仅及颊面的l/2。

  3)近、远中面接触区均靠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呈卵圆形,颊尖长大而舌尖很小,两尖均偏向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舌尖三角嵴相连成横嵴,将牙合面分为较小的近中窝和较大的远中窝。

  5)牙根为扁形绌长单根,根尖略偏远中。

  (7)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呈方圆形,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儿乎相等。分为二尖型和三尖型。

  1)颊面颈部较宽,颊轴嵴较圆。

  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等。二尖型者可见一个舌尖。三尖型者可见两个舌尖,近中舌尖大,远中舌尖小,两尖之间有舌沟,舌面较颊面大。

  3)近远中接触区均靠近牙合缘偏颊侧。

   4)颊尖与舌尖高度相近,牙合面发育沟大致有三种形态:H型、U型、Y型。二尖型的发育沟多为H型和U型,三尖型多为Y型。

  (8)上颌第二磨牙:体积稍小于第一磨牙。

  1)近远中宽度较窄,远中颊尖明显减小,近中颊轴嵴比远中颊轴嵴突出。

  2)远中舌尖更小,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极少有第五牙尖。

  3)近中面大于远中面。

  4)牙合面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显。

  5)牙根数与第一磨牙相同,但三个牙根分叉度较小,且向远中偏斜。少数牙根愈合成两根。

  (9)下颌第二磨牙。

  1)牙合面呈方圆形,有四个牙尖和四条发育沟,使整个咬合而看上去呈“田”字形,无远中尖。少数五尖形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

  2)两根皆偏远中,根分叉度小于下颌第一磨牙。少数可分为三根。

  (10)第三磨牙:上下颌第三磨牙的形态、体积和位置均可能发生变异。其共同特点为:

  牙合面副沟多,牙尖、边缘嵴不明显。牙根常融合为单根,但临床也可见有牙根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者。

  (二)乳牙外形

  乳牙的解剖形态与恒牙相似,但也有其特点。

  1.乳牙外形的特点

  (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

  (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3)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与恒尖牙相反。

  (4)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与颈嵴都比恒前牙明显。

  (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

  (6)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

  (7)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

  2.乳前牙 乳前牙包括上下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各牙都与同名恒牙相似,其特点如下:

  (1)乳牙色白,牙冠短小。颈嵴突出,牙根明显缩小,冠根分明,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

  (2)上颌乳中切牙牙冠短而宽,似铲形,发育沟不明显。舌面隆突、舌窝明显。单根扁而宽,根尖向唇侧弯曲,根长约为冠长的2倍。宽冠宽根是该牙的解剖标志。

  (3)上颌乳尖牙唇面牙尖长大,约占牙冠长度一半,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牙尖偏远中,与恒尖牙相反。单根细长,根尖偏远中并向唇侧弯曲。

  (4)下颌乳切牙牙冠长度稍大于宽度,不像恒切牙呈窄长。其舌面边缘嵴与舌窝明显,从邻面观察其唇颈嵴、舌面隆突都较恒牙者显著。牙根细长,约为冠长2倍。

  3.第一乳磨牙

  (1)上颌第一乳磨牙

  1)牙冠:颊面的宽度大丁长度。近中缘&直,远中缘短突,颈部缩窄。颊尖微突,略偏近中。舌面较小而突。邻面可见其牙合1/3显著缩窄,颊侧颈l/3处非常突出。牙合面形态似上颌前磨牙,但颊、舌两牙尖的三角嵴及牙合面沟的形态均不如上颌前磨牙清晰。牙合面有中央窝及近中窝。

  2)牙根:细长,三根分叉大,根于较短。

  (2)下颌第一乳磨牙

  1)牙冠:形态不同任何恒牙。颊面虽为四边形,但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特短且突。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近中颊颈嵴最突。两颊尖之间有沟。舌面可见长而尖的近中舌尖和短小而圆的远中舌尖,近远中缘的长度约相等。两舌尖之间有沟。牙合面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近中边缘嵴特短,近中颊、舌两尖相距较近,三角嵴相连,将牙合面分成较小的近中窝及较大的远中窝。牙合面的沟嵴不清晰。

  2)牙根:分近中及远中两根。

  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各与同颌的第一恒磨牙形态近似,位置又彼此相邻,很容易混淆,其特点如下:

  (1)第二乳磨牙的牙冠短小,色乳白。

  (2)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缩小。

  (3)下领第: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而下颌第一恒磨牙此三尖中,以远中尖最小。

  (4)第二乳磨牙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

  (三)乳牙与恒牙的鉴别

  1.体积: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以第一磨牙最大,第二磨牙次之。乳牙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乳磨牙体积以第一乳磨牙较小,而第二乳磨牙较大。

  2.颜色:恒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黄,乳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青白。

  3.颈嵴:恒牙颈嵴突起不明显,乳牙颈嵴突起明显。

  4.冠根分界:恒牙牙冠颈部缩窄,形态上与牙根的分界不太明显。乳牙牙冠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5.牙根:恒前牙根尖可偏远中,乳前牙根尖可偏唇侧。恒磨牙根干较长,根分叉小;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

  (四)应用解剖与牙体形态生理意义

  1.应用解剖

  (1)切牙

  1)上颌切牙位于牙弓前部,易受创伤,缺损后对发音和美观有直接影响。

  2)上颌切牙邻面接触区和上颌侧切牙舌窝顶点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3)下颌切牙接近下颌下腺、舌下腺导管口,受唾液的冲刷不易发生龋齿,但舌面近颈部往往有牙垢、牙石沉积。

  4)上颌中切牙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上颌侧切牙牙根常有弯曲,下颌切牙牙根扁而长,拔除时不可用旋转力。

  5)上颌侧切牙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2)尖牙

  1)尖牙位于口角处,其根长大粗壮,起支撑口角的作用。如缺失则口角塌陷,对面容影响较大。

  2)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较好,发生龋齿的机会少。

  3)因其牙根长、稳固,通常是口内留存时间最长的牙。修复时多用作基牙。

  4)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较圆,拔除时可用旋转力。

  (3)前磨牙

  1)牙合面的点隙、沟和邻面均为龋齿的好发部位。

  2)由于第一磨牙缺失的机会较多,故第二前磨牙常作为义齿修复的基牙。

  3)牙根为扁形单根或双根,且根尖多弯曲,拔除时主要使用摇力。

  4)下颌前磨牙常用作判断颏孔位置的标志。

  5)前磨牙牙合面中央窝内,可能出现畸形中央尖,常因磨耗而穿髓,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多见。

  6)上颌前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可波及上颌窦,取断根时避免使用推力。

  (4)磨牙

  1)第一磨牙萌出最早,窝、沟、点隙多,易龋坏。

  2)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和关系,对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作用,故应尽量保留和尽早治疗。如必须拔除,也应及时修复,以免影响正常咬合关系。

  3)第一磨牙牙冠形态与第二乳磨牙相似,在拔牙时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认。

  4)第三磨牙常有先天缺失、错位萌出或阻生。

  5)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仅以薄骨质相隔,其根尖感染可能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拔牙时,特别是在取出断根时,应避免将断根推入上颌窦。

  6)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管关系密切,在拔牙时应注意器械的用力方向,以免将牙根推入下颌管,损伤下牙槽神经。

  7)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有腮腺导管口第二磨牙也是临床寻找腭大孔的标志。

  8)拔出上下颌磨牙时,注意牙根数目、分叉度和方向,以免断根或根残留。

  (5)乳牙

  1)乳牙的龋患率高,应及时治疗。完整的乳牙列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有助于儿童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健康成长。

  2)乳牙将咀嚼力通过牙根传至颌骨,对颌骨的生长发育起生理性刺激作用。如乳牙缺失,可能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成为牙颌畸形的原因之一。

  3)位置正常而健全的乳牙,可引导恒牙的正常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或滞留,将容易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或阻生。

  4)乳磨牙的根分叉下有恒牙牙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

  2.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1)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1)切缘与牙合面:咬合时上下牙的尖窝相对,沟嵴相合;前牙切嵴对刃时则是两嵴相对,这样的形态在咀嚼时可对食物起联合切割或杵臼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血嚼效率。

  2)唇、颊、舌面突度:咀嚼时食物顺着突度在牙龈表面擦过,起生理性按摩作用,可防止牙龈萎缩。如突度过小,牙龈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易引起牙龈的创伤性萎缩;如突度过大,牙龈失去生理性按摩,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

  另外,牙冠颈1/3处的外形高点可起扩张龈缘的作用,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3)邻面突度:牙冠借助邻面突度相互接触,紧密相邻,可防止食物嵌塞;同时使邻牙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以分散咬合压力,有利于牙的稳固。

  4)楔状隙(外展隙):正常接触区周嗣呈“V”字形的空隙,在唇(颊)、舌侧和切、牙合方作为食物的溢出道。在排溢过程中食物摩擦牙的邻面,使牙冠邻面保持清洁,防止龋病和龈炎。在龈方者称为邻间隙,被牙龈乳突充填,可保护牙槽骨,不使食物残渣存积。 (2)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牙根形态与牙的稳固性有关。多根牙较单根牙稳固,长根牙较短根牙稳固。粗根牙较细根牙稳固,扁根牙较圆根牙稳固。根分叉大,根尖面积的大于牙合面积的牙稳固。受力小的牙多为单根,如切牙。尖牙位于牙弓的转折处,受力较强,虽为单根,但长大粗壮,以利稳固。磨牙受力较大,方向复杂,故为多根,使其能承受较大的牙合力,抵御各种方向的力。

1234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