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局部末梢循环为主的疾病。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这是目前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之一。严重者可累及近端指节,以至全手指变白。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拖拉机驾驶属于全身振动操作,全身振动指工作地点或坐椅的振动,由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振动的强度一般通过振幅和加速度来评价,振动的加速度越大,振动性白指的发病率越高,出现白指的时间越短。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局部振动病的诊断标准,具有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职业史和有关主要临床表现,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及神经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局部振动病。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局部振动病多从手指远端向近端发展。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环境温度是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手臂振动病的发病和流行多在寒冷地区及寒冷季节。全身和局部手冷是振动性白指发作的重要条件。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变白部位界限十分明显。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影响振动对机体最主要的因素是振动的频率和强度(振幅和加速度)。此外还有接振时间、个体因素和操作方式 、环境温度和噪声。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该题针对“振动★”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査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对于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不等于8小时,需计算等效声级,噪声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不是5天,需计算490小时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等。设法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机器的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C声级或D声级,在表示的时候分别用dB(A)、dB(B)等表示。A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也采用A声级。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噪声对神经系统影响: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在中等强度噪声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而大强度噪声作用下,功能减弱。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胃液分泌减少。噪声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触噪声的女工有月经不调现象,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及痛经等。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噪声性耳聋的诊断需要有明确的接触噪声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力损失,即可做出诊断。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査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永久性听阈位移: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髙。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失或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出现“V”形下陷,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这一频率范围的振动波称为声波。小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噪声按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可分为:(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等发出的声音。(2)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释放(汽笛)发出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声压级指就是声音的强度,声压级越高,噪声的强度就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也称听阈,为20μPa。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根据频率特性,稳态噪声可分为低频噪声(主频率在300Hz以下)、中频噪声(主频率在300~800Hz)和高频噪声(主频率在800Hz以上)。
【该题针对“噪声★”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热衰竭是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机体不能有效代偿,致颅内供血不足而晕厥。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暑时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和水过量丧失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发生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疼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多见,尤以腓肠肌痉挛疼痛最为常见。
2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暑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应该是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然后再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和水过量丧失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疼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多见。患者神志清楚,体温多正常。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水田作业时,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适当的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与其它作业相比发生中暑的可能较小。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相对湿度大于80%为高气湿,小于30%为低气湿。
3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全面自然通风可以依靠外界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及进、排气口高度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能够经济、有效地达到所要求的通风效果。所以防暑降温常采用全面自然通风。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防暑降温最常采用的降温措施是自然通风,一般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的需要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时,才采用机械通风。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射病是由于散热途径受阻,引起热蓄积,体温调节障碍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皮肤干热,伴有意识障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胞耗氧量增加,不仅不助于散热,还会使体内温度升高。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氯丙嗪,这种药品能够调节人体体温中枢,还能够扩张血管,并且能够使得痉挛的肌肉得到松弛,能够使得身体的耗氧量下降,进而降低体温。
3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热源集中,具有强辐射热源的高温作业,此时室内温度高、热量大,应用喷雾风扇,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液体吸收热量,水的比热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射热,降低温度。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3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散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一小时内需换气30~50次以上,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因此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安排得十分合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应该采用有组织的全面自然通风。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炼钢铁、锻造、热处理、熔玻璃等。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低气流,形成湿热环境,如印染、造纸、煤矿井下作业等。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按临床症状轻重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负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表面则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称负辐射。负辐射有利于机体散热,在防暑降温上有一定意义。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高温作业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炼钢铁、锻造、热处理、熔玻璃等。(2)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低气流,形成湿热环境,如印染、造纸、煤矿井下作业等。(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从事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受太阳辐射和被加热后的地面及物体热辐射作用。
【该题针对“高温及低温★”知识点进行考核】
4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高频辐射和微波作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引起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4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大强度微波辐照可致微波白内障,其特点是晶状体后极部混浊。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4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高频电磁场主要防护措施有:(1)场源屏蔽,采用金属薄板或金属网、罩将高频电磁波的场源包围,以反射或吸收高频电磁波的场能,减低作业场所电磁场的强度。(2)采用距离防护,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尽量远离辐射源。(3)高频机尽可能远离非专业工人的作业点和休息场所。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4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射频辐射指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磁辐射,也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4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被吸收,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反应。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红斑并残留色素沉着,严重者诱发皮肤癌。
激光:能量或功率足够大时可引起皮肤灼伤。功率小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热。
X射线:可致放射性皮肤损伤。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有:①慢性充血性睑缘炎②短波红外线能被角膜吸收,并能透过角膜伤及虹膜,造成角膜损伤。③红外线白内障。晶状体开始表现为后皮质外层出现边界清晰的浑浊区,出现小泡状、点状及线状混浊,逐渐发展为边界清晰而不规则的盘状混浊,然后循晶状体轴线方向伸入皮质,或发展为板状混浊,最终导致晶状体全部混浊。④波长<1μm红外线和可见光可到达视网膜,主要损伤黄斑区。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波长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可引起皮肤红斑并残留色素沉着。由于结缔组织损害和弹性丧失而致皮肤皱缩、老化,严重者诱发皮肤癌。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X射线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在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较小(12eV以下),不足以引起组织电离的辐射线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红外辐射与射频辐射(高频电磁场与微波)。
【该题针对“非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放射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骨髓型:最为常见,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统损伤。临床表现为白细胞数减少和感染性出血。以口咽部感染最为明显。
②胃肠型: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水样便或血水便,可导致失水,常伴有肠麻痹、肠套叠、肠梗阻等。
③脑型:受照射后病人短时间即出现精神萎靡,很快转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抽搐、躁动和休克等。
【该题针对“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生物学效应受射线剂量的影响,电离辐射按剂量-效应关系分类,分为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指辐射损伤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但损伤的程度与剂量无关,且不存在损伤效应的阈值水平,如致癌效应、遗传效应等。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且有个明确的剂量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生育障碍等。
【该题针对“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定义,急性放射病是短期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该题针对“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α粒子的体积比较大,又带两个正电荷,很容易就可以电离其他物质,因此,电离能力是最强的,同时它的能量亦散失得较快,穿透能力在众多电离辐射中是最弱的。
【该题针对“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5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通过假愈期的长短判断病情轻重,轻度20~35天,中度20天,重度10天。
5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按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当量剂量限值0.05Sv的外照射,而发生生的全身性疾病。在累积量达到1.5Sv以上时,出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该题针对“电离辐射★”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