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发敏阶段
1、FcεRⅠ的桥联
处于已致敏状态的机体,一旦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则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膜表面的IgE的Fab段结合。一般引超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多价的,即含有多个相同的抗原决定簇,两个以上的抗原决定簇分别与相领的IgEFab段结合,使IgE联结在一起,从而使FcεRⅠ桥联。
FcεRⅠ发生微集而激活细胞,包括蛋白激酶的激活、磷酯酰机醇的水解、Ca2+的流动,从而使相应细胞脱颗粒释放贮存介质及新合成的介质,并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表达粘附分子。
2、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介质
(1)组胺(histamin):分子量111dal。脱颗粒时大量释放,它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受体分子有H1和H2两种。组胺与H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的腺体分泌增加。组胺与H1受体结合则可使细胞内cAMP升高,舒张支气管作用。组胺的作用迅速而短暂,持续10min左右即可被血浆中的组胺酶破坏,它主要在Ⅰ型超敏反应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2)趋化因子:肥大细胞颗粒中释放出的趋化因子主要有嗜酸性料细胞趋化因子(ECF-A)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等,它们主要与病变局部的细胞浸润有关。此外ECF-A还通过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3)激肽原酶(kinnogenase):也称缓激肽活化因子,从颗粒中释放出的激肽原酶可将血浆中的激肽原转变成缓激肽和其他激肽类物质。缓激肽仅有9个氨基酸组成,致平滑肌特别是支气管平滑肥的缓慢收缩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较强,还可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疼痛。
(4)类胰蛋白酶(tryptase):分子量130000dal,这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它并具有C3转化酶的活性,可分解C3产生过敏毒素。它可能主要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晚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