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业管理
大纲要求
掌握:《条例》对物业管理的定位,《条例》的指导思想以及确立的基本法律关系。
熟悉:物业管理的基本特征,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条例》确立的基本制度,《条例》涉及的主要问题。
了解:物业管理产生和发展,我国物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历史沿革。
考点精讲
考点一 《条例》对物业管理的定位
(一)物业管理的实现过程
物业管理是由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方式来实现的活动。
对于房屋等建筑物的管理,业主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
1.业主自己进行管理;
2.业主将不同的服务内容委托给不同的专业公司; 3.业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
《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这就是《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管理的定位。
(二)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管理活动的实质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以物业管理服务为标的所进行的一项交易。
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的关于双方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的协议。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管理活动产生的契约基础。
物业服务企业是基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来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业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交纳相应的物业服务费用,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题例】
物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是:(A)
A.物业服务合同 B.物业交易合同 C.物业劳动合同 D.物业管理合同
(三)物业管理的内容
物业管理的内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主要有两方面:
1.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
2.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包括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清洁卫生、安全防范、装饰装修等服务。
考点二 物业管理的特征
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体制、房地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而出现的产权多元化格局后与之相衔接的统一管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
物业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
1.社会化
(1)物业的所有权人要到社会上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2)物业服务企业要到社会上去寻找可以代管的物业。
物业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物业的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是物业管理社会化的必要前提,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专业分工,则是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2.专业化
物业管理专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等级,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
3.市场化
市场化是物业管理最主要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的属性是经营,所提供的商品是劳务,方式是等价有偿。业主通过招投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物业服务企业来具体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和使用人提供劳务和服务,业主和使用人购买并消费这种服务。业主有权选择物业管理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必须靠自己良好的经营和服务才能进入和占领这个市场。这种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商品经营的方式所实现的商业行为就是市场化。
双向选择和等价有偿是物业管理市场化的集中体现。
考点三 市场原则作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
将市场原则作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其主要目的在于以下两点:
1.强调业主在市场活动中的自主权。业主作为物业的主人,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而这种选择权必须依法得到保护。
2.强调物业管理活动必须纳入市场秩序。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哪些服务,服务标准是什么,业主如何承担服务费用,以及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相互之间所承担的违约责任,都必须在物业服务合同中作出明确约定。
将市场原则作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在现阶段尤为重要。我国物业管理活动,是在传统包修包养的行政管房基础上逐步开展的,无论业主或物业服务企业,市场意识与合同观念都很薄弱,纠纷不断,处理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通过立法,按照市场原则将物业管理活动推向市场,纳入合同秩序中。这对提高业主的权责意识,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依法经营,以及促进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四 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
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深入开展,如何管理好新建住宅小区和各类商品房屋,既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摆在房地产主管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各地对住宅小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服务企业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