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社会工作者 >> 模拟试题 >>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 2021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问答题(五)
2021

04/16

考试网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2021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问答题(五)

  一、张某为四年级一男生,13岁,湖北人。张某自小跟奶奶在老家生活,父母在上海打工。张某于去年9月来到上海一所简易小学读书。学习成绩较差,与社会不良分子接触,并诱拐同班同学逃课,打游戏机,产生厌学情绪。学校考虑到其行为和影响,打算将其开除。班主任从责任心和爱心角度出发,将其转介给学校社工。

  问题: 1.对张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如何对张某进行治疗。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1.首先学校社工进行危机干预,与班主任、张某家长和校方达成一致,给张某一个机会,留校察看,若案主改过自新,校方将重新接纳案主。 (1)父母疏于管教:张某自小在老家生活,与父母关系生疏,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张某养成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习性。 (2)环境影响:学校附近有几家游戏机房,一些不良分子也经常在学校附近游荡,张某自控性弱,意志不坚,易受诱惑。 (3)学业差:张某学习基础差,其行为又受到学校惩罚,张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不想上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案例治疗:学校社工运用系统理论,从学校、家庭共同介入,全方位协助张某解决问题: (1)在辅导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用个案工作的技巧对案主咨询,使案主得到心理支持和被关注感; (2)运用行为治疗法与老师配合做好校内工作,在学业上降低对案主的要求,对张某在校进步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张某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张某对学习、学校的兴趣;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传输正确的管教子女方法,让张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从而转移案主对外界引诱的注意力。

  二、小佳,女,6岁,两年前父母离婚,小佳判给了母亲抚养,父亲定期给予生活费。小佳的妈妈在经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变得很没有安全感,在和其他男性交往时总是因为害怕失去而刻意地去讨好,以致在生活中忽略了小佳,在和男友相处时总把小佳赶出家门,随便给一点零钱让小佳自己买东西吃,很少在家给小佳做饭,小佳从来没有按点吃过饭,常常一个人在外面待到很晚才敢回家。有一次,小佳的妈妈要和交往的男友一起外出旅行几天,本来想带着小佳一起,但是遭到了男友的拒绝,小佳的妈妈为了讨好男友竟然抛下小佳外出旅行了3天才回家。因为生活上的压力和感情上的不如意,小佳的妈妈对待小佳的态度越来越不好,觉得小佳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累赘,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拿小佳撒气,甚至拉拢男友一起对小佳拳打脚踢。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小佳发育迟缓,与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很瘦小,不定时的家庭暴力对小佳的成长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佳的哪些需要没有被满足?

  2.针对小佳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3.请说明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佳的如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1)生存的需要。儿童生命存在的需要包括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养育照料。小佳的母亲为了讨好男友,在生活中总是忽略小佳,小佳从来没有按点吃过饭,常常一个人在外面待到很晚才敢回家;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小佳发育迟缓,与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很娇小,不定时的家庭暴力大大威胁到了小佳的生命安全。(2)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性需要是指儿童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因为生活上的压力和感情上的不如意,小佳的妈妈经常冲小佳撒气,对小佳存在家暴,甚至拉拢交往的男友一起对小佳施暴,致使小住的心灵受到重创,容易造成小佳的自我评价过低、性格自卑等偏差心理。(3)受保护的需要。儿童受保护的需要包括儿童免遭虐待和忽视。小佳的妈妈不给小佳做饭,经常将她赶出家门,而且时常对小佳拳打脚踢,既有忽视又有虐待。

  2.针对小佳目前的困境,应该采取如下介入策略:(1)危机介入。社会工作者应实施危机介入,先将小佳带离给她造成身体伤害的家庭,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举报小佳的妈妈日常对小佳的虐待行为,同时去医院对小佳进行身体检查,对小佳的健康状况及伤情进行评估;对小佳妈妈进行适当的责罚和教育,必要时向法院提请申诉,通过法律途径剥夺小佳妈妈对小佳的抚养权,使小佳彻底摆脱恶劣的生长环境,给小佳寻求一个可以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2)对小佳实施创伤辅导,邀请创伤辅导心理治疗师对小佳进行创伤治疗。(3)对小佳妈妈进行介入辅导,调整认知,唤醒母亲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通过建立行为契约调整行为。

  3.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它意味着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的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权利与一般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儿童为中心,以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权利的实现为最高指导原则。(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体系由儿童发展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务理论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儿童发展理论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为什么要服务"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帮助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提供基础和保障。(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儿童从出生到年满18周岁,家庭是满足其养育、照顾和教育等需要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儿童养育、照顾和教育的第一人,父母的监护能力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保障。因此,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以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为核心,将儿童的家庭置于实务的中心,针对不同的情形,为儿童提供家庭支持、补充和替代服务来保障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儿童社会工作的实务需要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在坚持专业理想的前提下走本土化道路,即一方面尊重我国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专业理想,促进环境向有利于儿童权利实现的方向改善。

扫码进入社会工作者微信学习群

每日一练习题卷章节模拟测试卷
考前冲刺提分卷历年真题解析卷

社工题库下载

  【提示】此题考点涉及儿童需要、危机介入、介入策略、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特点等知识内容。问题1是考察考生对儿童权利的敏感度,问题2是考察考生对危机介入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问题3属于记忆题,以往的考试中常有以案例问题巧妙带出客观知识点的问题。

  三、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小清才10岁,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小清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经常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小清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2."特困"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小清走出困境?

  参考答案:

  1.小清可以享受"特困"供养待遇。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小清今年才10岁,她失去了父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有权享受"特困"供养待遇。

  2.各地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展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于特困人员供养范畴。特困人员供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是提供疾病治疗;

  四是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采取在当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庭分散供养两种形式,由特困供养人员自行选择。

  3.为帮助小清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服务:

  (1)对小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她释放悲伤情绪,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2)对小清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她树立自强的信念,接受父母已去世的现实,勇敢生活下去。

  (3)为小清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业问题,协助她申请"特困"供养,并为她办理相关事宜。

  (4)定期对小清进行回访,及时解决她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她顺利成长。

  四、去年夏季,高中学生王敏的家由于潮汛被淹没,家具全被冲走了,庄稼也是颗粒无收。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最为严重的是,王敏今年要参加高考,生活的困难让她无法安心准备高考,复习时更是无法集中精力。眼看王敏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其父母十分焦虑,怕误了孩子前途。作为乡民政科工作人员的你在组织发放救灾物资时,其父母向你诉说了以上的情形。

  问题:针对案例中王敏家的情形,你该怎么帮助他们?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由于王敏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王敏的学习问题,故应开展以下服务: (1)耐心安慰王敏及其父母,让他们不要担心。 (2)和当地教育局、学校领导联系,安排王敏转入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在那里参加集中复习迎接高考。


责编:chjm920826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