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
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⑷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的剩余也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4.城镇化的历史过程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30%(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达到60%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向第三产业转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用s 形曲线表示。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⑴完善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⑵较强的技术力量;
⑶较多的就业岗位等
6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模式
前城市化→集聚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7.我国的城镇化道路
⑴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⑵ 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⑶ 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
在线做题:考试网土建职称考试考试章节练习题、模拟练习题、历年真题、自由组卷、专业答疑,更多详情咨询:690074840
【焚题库】2019版湖南土建职称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进入购买】 报考2019土建职称考试,想要协助指导报名、无法开具土建工作证明? >>>点击进入一键解决<<< |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