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实战的新TOEFL——能力型的备考
新TOEFL之“新”,也唯在“实战”两字罢了。先从考试的布局来看,就是向语言“实战”的靠拢。 原来是写(单独记分)、听、语(法)、读,变为现在的读听说写,何也?语言之战,从来不会单用“语法”,故不考;开口表达,却是家常便饭,故加“说”。而语言使用的“听说读写”,“读听”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先后顺序,亦由此排定。 听力的各种改变,也是在这个宏观的背景中。 所以考察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听懂真实语境中的话”。考什么就准备什么,由此备考的总方向,就是要“真正的听懂真实的话”。 换言之,技巧要淡化,少一点投机取巧的心态;能力要加强,多一点磨出来的真功夫,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II.前锋的地位——优先的备考
输入,然后才有输出。听和读都是前锋。读的重要性,勿庸多说了。听在中国学生心中的地位,至少在面对新TOEFL时还有待提升。因为国内考试,考听力都是新近的事情,虽为后起之“秀”,其显要还是不及读写。 而TOEFL之考听力,本来至少是四分天下而有其一,到了新TOEFL,更是有位比先锋之势。这都如前所析,是逼近实战的缘故。想想我们生下来,听了多少素材才开始表达! 除了专门的“听力”本土这一部分,听(与同样作为先锋的“读”一起)还渗透到了说、写两大区域。说的部分有“听读后说”,写的部分有“听读后写”,听皆为前提之一。听不懂的话,说和写宛如无源之水。事实上不是这样吗?设若美国老师叫你发一下言,你连老师说了些什么鸟语都不知道,言从何处而发? 所以,从考试的目标和形式来看,ETS在听力上面是毫不含糊的。不要再用一些国内考试的眼光来看待新TOEFL,听力实需下真功夫。
III.多样的形式——体验式备考
新TOEFL不管是比之旧TOEFL,还是比之于其它的考试,形式上确实比较丰富。对于实战有意义的试述如下。
总的来说,新TOEFL告别传统纸笔形式答题(PBT: paper-and-pencil based test),采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化考试(iBT: Internet-based test)。保证每个考生拥有个人化应试环境,每人一个小隔间,一台电脑和一副耳机,不受外在因素干扰,并会通过互联网实现题目和答案的双向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