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现状】
近期,大学生求职误入传销的新闻,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当地政府部门表示决战非法传销团伙,“打不净,不罢手、不收兵”。然而,严厉打击传销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不应被忽视,那就是大学生为何屡屡堕入传销深渊。据报道,有的传销组织已经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大学生身上,而在不少被解救的受骗者中,大学生竟然占了相当的比重。
大学生会成了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正是因为现在不少学生知识知道不少,常识却了解不多,以至于“突然”走进社会,就不知所措,容易走入“无常”。
【综合分析】
从心态上来说,大学生急功近利的求职心态是造成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些道理都是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常识。常识一旦被忽略,就会滋生问题。“钱多、活少、离家近”——现在不少毕业生如此刻画内心最渴望的工作状态,抛去玩笑成分,应该说,这样的诉求背离了社会分配原则,凸显了大学生求职心态的畸形。许多大学生急功近利,丧失了辨别是非曲直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可悲地走上了别人设下的圈套。
从信息获得角度来说,过度依赖互联网,与现实接触较少,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当前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几乎从小开始接触互联网——学习、娱乐、沟通、搜索、求助等等,几乎都在虚拟的网上解决,所以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惯性,自然就和互联网绑在了一起。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实现交流,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边界。但是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相处等带来的情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对策措施】
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讲,日常生活中,要少一些在虚拟世界的沉迷和轻信,多一些走入火热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实践,拉近自身与真实社会的距离,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这不仅是为毕业做准备,更是为人生打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实践课中,可以试一试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与各类人群交流、碰撞,能够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中亲身体验、历练,能够更多地培养爱、善良、怀疑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课堂学习为知识和思考打下坚实基础,看书自学和网络学习开阔眼界,社会实践则是“用自己耳朵听、用自己头脑思考、用自己双手创造”,后者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讲尤为重要。